[发明专利]一种焊缝损伤弱磁检测机器人及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83340.0 | 申请日: | 2022-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9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王福川;何璐瑶;任建;杨理践;马雪;马浩宁;张松;梁正;张琳琦;张瑞;韩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11/00;B25J13/08;B25J19/06;G01L5/00;G01N27/82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缝 损伤 检测 机器人 方法 | ||
1.一种焊缝损伤弱磁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用于金属材料焊缝残余应力的检测,包括机器人本体(1)、控制单元(2)、应力检测单元(3)和供电装置(4),应力检测单元(3)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上,机器人本体(1)和应力检测单元(3)均与控制单元(2)相连接;
机器人本体(1)包括行进单元、循迹单元、爬壁单元和避障单元;
行进单元包括车身底板(10)、多个万向轮(11)和电动机(12),电动机(12)与多个万向轮(11)相连接,多个万向轮(11)与车身底板(10)的中心线对称活动安装在车身底板(10)的上,以使万向轮(11)通过电动机(12)驱动车身底板(10)运行;
循迹单元包括多个舵机云台(13)和摄像头(14),每个舵机云台(13)与万向轮(11)连接,舵机云台(13)与万向轮(11)一一对应,以使万向轮(11)通过舵机云台(13)改变运行角度,摄像头(14)安装在车身底板(10)的前端;
爬壁单元包括多个旋翼(16),多个旋翼(16)均设置在车身底板(10)上,多个旋翼(16)呈直线排布,电动机(12)和多个旋翼(16)相连接形成离心式风机系统,以使车身底板(10)贴附被测构件侧壁运行;
避障单元包括超声波避障传感器(15),超声波避障传感器(15)安装在车身底板(10)的前端,以使车身底板(10)通过超声波避障传感器(15)躲避障碍物;
控制单元(2)包括单片机(20)、循迹模块(21)、超声波避障模块(22)、电动机模块(23)和舵机云台模块(24),单片机(20)安装在车身底板(10)的顶部,其中,电动机(12)与电动机模块(23)信号连接、舵机云台(13)与舵机云台模块(24)信号连接、摄像头(14)与循迹模块(21)信号连接、超声波避障传感器(15)和电动机(12)均与超声波避障模块(22)信号连接,应力检测单元(3)、循迹模块(21)、超声波避障模块(22)、电动机模块(23)和舵机云台模块(24)均与单片机(20)信号连接;
电动机(12)、舵机云台(13)、摄像头(14)、超声波避障模块(22)、控制单元(2)和应力检测单元(3)均与供电装置(4)电性连接,供电装置(4)安装在车身底板(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缝损伤弱磁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应力检测单元(3)包括多个弱磁传感器(30)和多个支撑架(31),多个支撑架(31)设置在车身底板(10)顶部中部,沿着车身底板(10)轴向均匀排布,每个支撑架(31)上安装两个弱磁传感器(30),且穿过车身底板(10),每个弱磁传感器(30)与被测构件侧壁平行设置,弱磁传感器(30)与控制单元(2)信号连接,弱磁传感器(30)与供电装置(4)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缝损伤弱磁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2)还包括弱磁传感器模块(25)和数据存储模块(26),弱磁传感器(30)与弱磁传感器模块(25)信号连接,弱磁传感器模块(25)与单片机(20)信号连接,弱磁传感器模块(25)与数据存储模块(26)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缝损伤弱磁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车身底板(10)的上表面沿着车身底板(10)中轴线对称安装有布线槽(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33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架式电源及过载保护分析系统
- 下一篇:一种激光针灸仪的输出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