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天飞机测试用复杂曲面大梯度强时变热场模拟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82345.1 | 申请日: | 202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7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文;王铁军;秦强;李军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B3/34 | 分类号: | H05B3/34;H05B3/06;G01M99/00;G01N25/00;B64F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胡颖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天飞机 测试 复杂 曲面 梯度 变热 模拟 加热 系统 | ||
1.空天飞机测试用复杂曲面大梯度强时变热场模拟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式密封舱(1),设置在所述箱式密封舱(1)上的微氧环境维持系统(10),设置在所述箱式密封舱(1)内部用于固定飞机曲面结构的固定台(2),设置在所述箱式密封舱(1)内且位于固定台(2)正上方的复杂曲面加热系统(3),以及与所述复杂曲面加热系统(3)电性连接的测控系统;
所述复杂曲面加热系统(3)包括设置在所述箱式密封舱(1)内侧壁上且位于固定台(2)两侧的调节装置(30),设置在所述调节装置(30)之间的模块化加热组件;
所述模块化加热组件包括均匀分布且两端分别与调节装置(30)连接的柔性加热带(31);
所述柔性加热带(31)包括均匀排列的若干石墨加热单元,以及连接所述石墨加热单元的钢索(310);
所述石墨加热单元包括金属边框(40),镶嵌设置在所述金属边框(40)下端面内的石墨加热板(41),镶嵌设置在所述金属边框(40)上端面内的水冷循环板(42),夹设在所述石墨加热板(41)与水冷循环板(42)之间且一面与石墨加热板(41)接触、另一面与水冷循环板(42)接触的反射金属片(43),以及设置在所述金属边框(40)上用于调节石墨加热板(41)与飞机曲面结构之间的间距的限位组件(44);
所述水冷循环板(42)两侧设置有连接套(420);
所述钢索(310)贯穿连接套(420)将各个石墨加热单元串联;
所述调节装置(30)包括设置在所述箱式密封舱(1)侧壁上且与柔性加热带(31)端部一一对应的铺设调节装置(32);
所述铺设调节装置(32)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箱式密封舱(1)侧壁上的安装架(320),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20)上且垂直于水平面的滑槽(321),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321)上的升降机架(322),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20)上且位于安装架(320)正下方的线滚(323);
所述升降机架(322)两侧设置有与线滚(323)上下对应的滑轮组(324);
所述钢索(310)端部穿过滑轮组(324)后与线滚(323)连接;
所述滑槽(321)下端的高度低于固定台(2)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天飞机测试用复杂曲面大梯度强时变热场模拟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氧环境维持系统(10)包括设置在箱式密封舱(1)侧壁上的负压抽取组件(100),设置在箱式密封舱(1)外的惰性气体填充装置(101),以及设置在箱式密封舱(1)内的氧含量检测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天飞机测试用复杂曲面大梯度强时变热场模拟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循环板(42)包括水冷循环腔体(421),设置在所述水冷循环腔体(421)上的进出水口(422),以及与所述进出水口(422)连接的循环水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天飞机测试用复杂曲面大梯度强时变热场模拟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边框(40)侧边均匀设置有螺纹连接孔(400);
所述限位组件(44)包括设置在所述螺纹连接孔(400)内且与石墨加热板(41)垂直的调距螺纹杆(440),设置在所述调距螺纹杆(440)上的锁紧组件(441),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距螺纹杆(440)端部且与飞机曲面结构接触的连接片(4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天飞机测试用复杂曲面大梯度强时变热场模拟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442)上设置有温度检测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天飞机测试用复杂曲面大梯度强时变热场模拟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2)包括设置在所述箱式密封舱(1)底面中部的旋转台(20),垂直设置在所述旋转台(20)中心的伸缩组件(21),设置在所述伸缩组件(21)伸缩端的安装基座(22),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22)上的固定连接台(23);
所述固定连接台(23)侧边均匀设置有连接锁钩(2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未经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23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