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部分康复护理的器械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81185.9 | 申请日: | 202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9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冯远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东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3B21/06;A61F7/00;A61H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甬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0 | 代理人: | 殷秀花 |
地址: | 5230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患者 肢体 部分 康复 护理 器械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康复护理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部分康复护理的器械及使用方法,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筒和第二支撑筒,所述第一支撑筒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座椅,本申请通过在横支撑结构的两侧设置有可活动旋转的下肢训练结构,患者坐在座椅上,将下肢放到下肢训练结构中的凹槽内,然后便可通过患者下肢的自行发力进行恢复训练,同时还可以通过向圆筒中增加负重块来控制患者下肢训练过程中的负重情况,这样大大增加了该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的可控性,并且患者在训练过程中也不用费力去支撑身体重量,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可持续训练的时长,进而提高训练的效果以及恢复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部分康复护理的器械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种类的医疗辅助设备被用在患者康复过程中使用,其中对于肢体受伤尤其是下肢受伤做过手术的患者来说,其肢体的术后康复护理训练尤为的重要,该训练能够避免患者受伤的肢体不运动导致的肌肉萎缩和内部血液循环的不畅通,从而加速患者肢体的恢复速度以及恢复状况,现有的对于患者下肢康复护理主要利用医护人员进行陪同行走训练,如果使用医护人员进行陪同,会使得医护人员的使用大大增加,所以现有的越来越多采用康复辅助器械进行患者的康复护理治疗,现有的康复辅助器械有采用行走辅助架,其大致使用方法就是使得患者位置该辅助架中间,然后两侧通过手臂进行支撑,使得其下肢自然下垂,然后通过手臂支撑力度的大小慢慢调整其下肢承重的情况,但是现有的这种康复护理器械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现有的康复护理器械在使用时虽然可以帮助患者起到支撑的作用,但是该器械结构简单,患者虽然可以借助该器械进行行走训练的支撑,但患者想要借助该器械行走的话还是很困难的,只能利用该器械原地支撑的很小的范围内活动,并且在该小范围内的康复训练活动也是很吃力的,基本是靠着患者的上肢悬挂在该辅助器械上完成的,导致患者无法进行较长时间的训练活动,同时由于患者的肢体康复不仅要通过康复训练进行恢复,同时还需要进行按摩和热敷等来提高训练恢复的效果,但是现有的器械都不具备这些功能,且这些功能都是通过医护人员来完成的,无法通过器械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完成,并且患者的肢体康复一开始还不能进行很大的负重训练,而现有的器械在训练过程中对下肢的负重无法起到控制的作用,只能通过患者自行进行控制,导致训练恢复效果不理想。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部分康复护理的器械及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部分康复护理的器械及使用方法,具备训练效果好、使用便捷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部分康复护理的器械及使用方法,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筒和第二支撑筒,所述第一支撑筒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座椅,所述第二支撑筒的顶端活动安装有横支撑结构,所述横支撑结构上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桌板,所述横支撑结构位于桌板所在端的两侧分别活动安装有下肢训练结构,所述下肢训练结构底部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负重控制结构和定位结构,所述横支撑结构位于桌板所在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横杆;
所述第一支撑筒包含第一外筒,所述第一外筒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盘内部,所述第一外筒内活动连接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盘,所述中心杆的外部位于第一外筒内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的下表面与第一外筒内部之间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
所述横支撑结构包含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一端中部开设有横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中部固定安装有内筒,所述内筒内贯穿活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上位于横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动头,所述横杆上位于推动头端固定安装有卡接杆,所述横杆上位于内筒内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左侧与内筒内部之间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左端两侧分别活动安装有驱动齿轮,且在第一壳体的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侧支撑卡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东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未经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东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11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