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厂用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的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78686.1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5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杨乃林;粘志宇;徐仕海;邱善文;郭家广;尚一凡;刘得印;李阳;徐清;屈太洪;胡彬;房奎;郑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32 | 分类号: | F01D25/3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陈丽丽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厂 汽轮机 高压 缸排汽 分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核电厂用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筒体、上封头(2)、多孔板(3)、侧板(4)、湿蒸汽进口(7)、下封板(9)、下封头(12)、腿式支座(13)、过热蒸汽出口(18)、上封板(21)、分离单元和疏水聚集系统;上封头(2)固定连接于筒体的上方,下封头(12)固定连接于筒体的下方,腿式支座(13)固定连接于下封头(12)的下方,筒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湿蒸汽进口(7)和过热蒸汽出口(18);在筒体内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封板(21)和下封板(9),上封板(21)和下封板(9)与筒体形成密闭的进气室;在上封板(21)与下封板(9)之间设有多孔板(3),多孔板(3)与上封板(21)、下封板(9)和筒体固定连接;侧板(4)与筒体、上封板(21)、下封板(9)固定连接;在多孔板(3)面向过热蒸汽出口(18)的一侧安装有分离单元;分离单元的底部连接有疏水聚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厂用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分离模块(19)、上隔板(20)、中隔板(5)和下隔板(11),上隔板(20)位于分离模块(19)与上封板(21)之间,分离模块(19)与上封板(21)通过上隔板(20)连接,下隔板(11)位于分离模块(19)与下封板(9)之间,分离模块(19)与下封板(9)通过下隔板(11)连接,中隔板(5)位于多个分离模块(19)之间,多个分离模块(19)通过中隔板(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电厂用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模块(19)包括:框架(22)、波纹板(23)、单元进口(24)、单元内部疏水空间(25)、疏水口(26)和单元出口(27),框架(22)四周为封闭结构,框架(22)两侧面分别设有单元进口(24)和单元出口(27),框架(22)内上部安装有波纹板(23),下部形成单元内部疏水空间(25),单元内部疏水空间(25)底部设有疏水口(26),疏水口(26)与疏水聚集系统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电厂用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聚集系统包括疏水管(17)、疏水盒(16)和疏水出口接管组件(14),疏水管(17)连接于分离模块(19)的底部,疏水盒(16)安装于疏水管(17)的下方,疏水出口接管组件(14)安装于下封头(12)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核电厂用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防冲挡板(6),防冲挡板(6)安装于筒体内侧对应湿蒸汽进口(7)的位置,防冲挡板(6)与筒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核电厂用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内衬板(8),内衬板(8)安装于筒体内侧湿蒸汽进口(7)周围,内衬板(8)与上封板(21)和下封板(9)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核电厂用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下部设有观察孔(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核电厂用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头(12)底部设有液位计接管(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核电厂用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或上封头(2)外周安装有吊耳(1)。
10.一种核电厂用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的分离方法,采用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核电厂用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核电厂发电机组中,汽轮机高压缸入口处的新蒸汽处于饱和状态,这部分蒸汽在汽轮机高压缸中膨胀后变为湿蒸汽,被抽取进入高压缸排汽分离装置的湿蒸汽进口(7);
步骤(2)、湿蒸汽进入装置后首先受到防冲挡板(6)的阻挡,吸收部分能量,避免高能量蒸汽直接冲击多孔板(3)导致设备损坏;
步骤(3)、所述步骤(2)中经过防冲挡板(6)的湿蒸汽继续通过多孔板(3),确保蒸汽沿着竖直方向较好的分布;
步骤(4)、经多孔板(3)初步分布后的湿蒸汽进入分离模块(19),利用分离模块(19)的结构特点改变水蒸汽的流动方向,将湿蒸汽中的水甩在分离器壁上;
步骤(5)、经过分离模块(19)除湿后的蒸汽经过热蒸汽出口(18)排出,继续为轴封系统和辅助蒸汽系统的所有用户供汽,也可以为相邻机组供汽;
步骤(6)、所述步骤(4)中分离出的水经疏水管(17)排至疏水盒(16)中并保持一定的水封;
步骤(7)、所述步骤(6)中的疏水在正常运行工况下送至汽水分离再热器右侧壳体疏水箱,然后送至冷凝水管路中(除氧器前),除氧器上的控制阀控制壳体疏水箱液位,疏水在被送入冷凝水管路前,需要用泵从疏水箱中抽出;
步骤(8)、所述步骤(6)中的疏水在紧急情况下(瞬时或启动)送至冷凝器中,由控制阀控制壳体疏水箱液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86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