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线圈双电源板件的电磁成形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77575.9 | 申请日: | 202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6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熊奇;金柯威;赵翔;朱鑫辉;李盛飞;李青山;高顿;郑金鑫;习凌然;李彦昕;刘向宜;朱险峰;刘子伟;申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6/14 | 分类号: | B21D26/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易书玄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线圈 双电源 电磁 成形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三线圈双电源板件的电磁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夹持住金属板件(4)的边缘,对金属板件进行固定,在金属板件的上方放置背景磁场线圈(1)及涡流线圈(2),在金属板件(4)的下方放置改善线圈(3);
S2、将背景磁场线圈(1)连接至长脉宽电源系统,产生背景磁场;
S3、当长脉宽脉冲电流达到峰值时,将涡流线圈(2)与改善线圈(3)串联后连接至短脉宽电源系统,使磁场中的板件受到向上洛伦兹力的作用,向上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三线圈双电源板件的电磁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线圈(2)与背景磁场线圈(1)的电流方向相反,涡流线圈(2)与改善线圈(3)的电流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三线圈双电源板件的电磁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4、进行成型效果对比,未达到成型标准则返回S2,反之则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三线圈双电源板件的电磁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夹持住金属板件(4)的压强设置为1至1.5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三线圈双电源板件的电磁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前,对金属板件(4)进行退火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三线圈双电源板件的电磁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线圈放置于成型区的上方。
7.一种基于三线圈双电源板件的电磁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背景磁场线圈(1)和涡流线圈(2)的上线圈骨架(5),以及用于设置改善线圈(3)的下线圈骨架(6);在上线圈骨架(5)的下端设有上夹持部(7),下线圈骨架(6)设于下夹持部(8)内,上夹持部(7)与下夹持部(8)用于夹持住金属板件(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基于三线圈双电源板件的电磁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景磁场线圈(1)连接至长脉宽电源系统,所述涡流线圈(2)与改善线圈(3)串联后连接至短脉宽电源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基于三线圈双电源板件的电磁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线圈(2)与背景磁场线圈(1)的电流方向相反,涡流线圈(2)与改善线圈(3)的电流方向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基于三线圈双电源板件的电磁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景磁场线圈(1)、涡流线圈(2)及改善线圈(3)的外侧设有玻璃纤维层(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75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