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小波近似熵的VSC短路故障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77177.7 | 申请日: | 202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0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允;张贺;王书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3/08;G01R3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近似 vsc 短路 故障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小波近似熵的VSC短路故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三相多电平VSC直流配电系统;
采集直流配电系统金属性短路故障后的电容电压;
将金属性短路故障后的电容电压进行小波分解,得到每层分解系数的小波近似熵;
以小波近似熵为故障信号特征向量,组成训练集;
根据故障类型设置故障代码,组成输出集;
根据训练集和输出集训练BP神经网络,得到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
获取直流配电网实际接地故障时待测线路特征向量;
将待测线路特征向量输入至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输出的故障代码,实现故障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SC短路故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直流配电系统金属性短路故障后的电容电压,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判定故障发生:
Di为直流侧电容电压在x(i)点的导数;x(i+n)和x(i)分别为直流侧电容电压的第i+n和i个采样值;其中T为信号采样周期;Dth为设定的故障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SC短路故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集到直流侧电容电压首次超过故障阈值时,记录i值的大小并截取信号[i-H,i+H]内的数据作为故障时段截取信号进行故障特征提取;其中H为截取数据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SC短路故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金属性短路故障后的电容电压进行小波分解,得到每层分解系数的小波近似熵,包括:
设定信号分解层数为5,选用db5为小波基进行小波分解;
对小波分解系数进行重构,从低频到高频提取5层中各个频率成分的信号特征;
计算各频带范围信号的近似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SC短路故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P神经网络设定输入层节点数为5,输出层节点数为1,中间层神经元个数为10;中间层采用tansig函数,输出层采用logsig函数;训练函数的选择为trainlm函数。
6.一种基于小波近似熵的VSC短路故障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三相多电平VSC直流配电系统;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直流配电系统金属性短路故障后的电容电压;
小波分解模块,用于将金属性短路故障后的电容电压进行小波分解,得到每层分解系数的小波近似熵;
训练集组成模块,用于以小波近似熵为故障信号特征向量,组成训练集;
输出集组成模块,用于根据故障类型设置故障代码,组成输出集;
神经网络训练模块,用于根据训练集和输出集训练BP神经网络,得到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直流配电网实际接地故障时待测线路特征向量;
故障识别模块,用于将待测线路特征向量输入至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输出的故障代码,实现故障识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VSC短路故障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
故障判定单元,用于根据以下公式判定故障发生:
Di为直流侧电容电压在x(i)点的导数;x(i+n)和x(i)分别为直流侧电容电压的第i+n和i个采样值;其中T为信号采样周期;Dth为设定的故障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VSC短路故障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波分解模块包括:
分解层数设定单元,用于设定信号分解层数为5,选用db5为小波基进行小波分解;
系数重构单元,用于对小波分解系数进行重构,从低频到高频提取5层中各个频率成分的信号特征;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各频带范围信号的近似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71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