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建筑护理单元标准层和医疗建筑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72888.5 | 申请日: | 2022-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9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广;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3/08 | 分类号: | E04H3/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维英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3 | 代理人: | 宋东阳;李斌栋 |
| 地址: | 71001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建筑 护理 单元 标准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医疗建筑护理单元标准层,其包括:医疗护理区,其呈倒奥米伽形并具有路径遵循倒奥米伽形的第一走廊;医护生活区,其布置在医疗护理区的凹部中并具有第二走廊,第二走廊呈倒U形并在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端部处与第一走廊连通;以及两个患者交通核,其中每一个均具有第三走廊并且两个均布置在医疗护理区的凹部中且分别布置在医护生活区的两侧与医疗护理区之间,使得每一个的第三走廊均分别与第一走廊和第二走廊直接连通。本公开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医疗建筑护理单元标准层的医疗建筑。通过该标准层,使得可以在不改变基本结构布局的情况下实现医疗护理区分隔为若干独立的医疗护理区,同时使患者流线相互独立、互不交叉穿越。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建筑领域,具体地,涉及医疗建筑护理单元标准层和具有该医疗建筑护理单元标准层的医疗建筑。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医院病房楼标准层包括用于在其处对患者进行医疗护理的医疗护理区、用于医护人员的办公及休息的医护生活区、以及患者交通核。
通常,医院病房楼标准层总体以“一”字形布局,并且其所包含的医疗护理区也大致遵循该“一”字形布局。在这种布局情况下,医疗护理区的大小、面积及所包含的病房数基本固定,不易进行变化。
然而,不同医院或科室由于医疗发展方向和救治水平的不同对医疗护理区大小的需求往往不同;同时,从全生命周期角度来看,医院的功能设置呈现动态发展过程,从而对包括医疗护理区的建筑空间大小的需求也呈动态变化。而且,不同疾病的高低发病期的季节性变化也会导致对医疗护理区大小需求的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医院各个部分的平面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而如何使传统的大小固定的医疗护理区能够根据不同科室、不同季节的要求自由地分为相等的两个医疗护理区、一大一小两个医疗护理区或者三个医疗护理区等等是各医院的一个现实需求。
此外,在包括两个医疗护理区的传统的医院病房楼标准层中,由一个共用的患者交通核来组织患者住院流线。当需要将两个医疗护理区转换为三个医疗护理区时,会出现患者流线交叉的问题,使得患者经常须要穿越另一医疗护理区才能到达本医疗护理区,从而对被穿行的医疗护理区造成较大干扰,无法保证患者的正常医疗救治要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下述医疗建筑护理单元标准层:可以在不改变该医疗建筑护理单元标准层的基本结构布局的情况下,实现医疗护理区分隔为相等两个、一大一小两个或三个独立的医疗护理区,同时使得患者流线相互独立、互不交叉穿越。
发明内容
本部分提供了本公开的总体概要,而不是对本公开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不改变基本结构布局的情况下实现医疗护理区被分隔为若干独立的医疗护理区的医疗建筑护理单元标准层。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各个独立的医疗护理区的患者流线相互独立、互不交叉穿越的医疗建筑护理单元标准层。
本公开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缩短护理线路、提高护理效率的医疗建筑护理单元标准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医疗建筑护理单元标准层,包括:
医疗护理区,其呈倒奥米伽形并具有路径遵循倒奥米伽形的第一走廊;
医护生活区,其布置在医疗护理区的与倒奥米伽形的凹部对应的凹部中并具有第二走廊,第二走廊呈倒U形,并且第二走廊在其分别与倒U形的两个竖向部分对应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端部处与第一走廊连通;以及
两个患者交通核,所述两个患者交通核中的每一个均具有第三走廊,并且所述两个患者交通核布置在医疗护理区的凹部中且分别布置在医护生活区的在医疗建筑护理单元标准层的纵向方向上的两侧与医疗护理区之间,使得所述两个患者交通核中的每一个的第三走廊均分别与第一走廊和第二走廊直接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28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