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小骨模型植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71799.9 | 申请日: | 2022-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6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冯罡宁;陆志东;金群华;王拯;杨勇;唐志群;周永;燕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A61D1/00 |
| 代理公司: | 宁夏三源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4105 | 代理人: | 孙彦虎 |
| 地址: | 750003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小 模型 植入 装置 | ||
该发明提供一种微小骨模型植入装置,包括植骨筒和植骨管,所述植骨管设置在植骨筒的一端,所述植骨管远离植骨筒的端部设置有容纳骨模型的固定腔,在固定腔的内侧壁上环形设置有气囊,所述植骨筒内设置有气体推注装置,所述气体推注装置向气囊内进行充气和吸气,使气囊鼓起或收缩,以对进入固定腔内的骨模型进行夹持和释放,所述固定腔的上方还设置有顶杆,所述气体推注装置可同时推动顶杆进行伸缩运动,使顶杆伸入固定腔内,将进入固定腔内的骨模型顶出,该装置适应各种异形的骨模型的夹持,夹取方便,稳固不易脱落,并利用顶杆辅助推送,可将进入固定腔内的骨模型顶出,在植骨过程中,防止骨模型粘附在固定腔内,提高了骨模型的植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小骨模型植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小骨模型植入装置。
背景技术
全世界每年需要进行植骨手术的患者非常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新型植骨材料的临床研发成为研究热点,新型植骨材料在应用于临床前,必须先在动物模型内证实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实验鼠骨缺损模型如颅骨缺损、股骨头缺损、长骨节段性骨缺损及颌骨缺损等,是最常用的试验模型,试验时,需在实验鼠的骨头上取出一部分骨头,形成缺损,再根据取出的骨头形状和缺损处,通过3D打印技术将新型的骨材料制成和缺损处吻合的骨模型,将骨模型植入缺损处,进行评估植骨材料的性能,在植骨过程中,由于骨模型比较微小,而且外形多为异形,用镊子从盛放有营养液及骨模型的培养皿中夹持骨模型、及将骨模型植入过程中,出现夹持不稳,甚至发生脱落现象,致使骨模型不能被顺利地植入缺损处,降低了植骨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夹持并提高植骨效率的微小骨模型植入装置。
一种微小骨模型植入装置,包括植骨筒和植骨管,所述植骨管设置在植骨筒的一端,所述植骨管远离植骨筒的端部设置有容纳骨模型的固定腔,在固定腔的内侧壁上环形设置有气囊,所述植骨筒内设置有气体推注装置,所述气体推注装置向气囊内进行充气和吸气,使气囊鼓起或收缩,以对进入固定腔内的骨模型进行夹持和释放,所述固定腔的上方还设置有顶杆,所述气体推注装置可同时推动顶杆进行伸缩运动,使顶杆伸入固定腔内,将进入固定腔内的骨模型顶出。
优选的,所述植骨筒内设置有气体注射腔,所述气体注射腔与气囊连通,所述气体推注装置包括推杆和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气体注射腔内,所述推杆的一端沿植骨筒远离植骨管的一端穿入气体注射腔内,与活塞连接,并带动活塞在气体注射腔内进行往复运动,以对气囊进行充气和吸气,并同时推动顶杆进行伸缩运动。
优选的,所述气体推注装置还包括复位簧,所述复位簧设置在推杆上,以对推杆进行复位。
优选的,所述气体注射腔的上方设置有复位腔室,所述复位簧设置在复位腔室内,并与推杆套接,所述推杆向下运动时,可对复位簧进行压缩,松开推杆后,所述复位簧进行回弹以对推杆进行复位。
优选的,所述固定腔的上方设置有容纳顶杆的副腔室,所述副腔室与固定腔之间设置有通孔,所述顶杆设置在副腔室内,并通过通孔可伸入固定腔内,所述副腔室的下端与气体注射腔连通,所述气体推注装置可同时向气囊和副腔室内进行充气和吸气,当进行充气时,所述气囊进行鼓起,以对进入固定腔内的骨模型进行夹持,所述副腔室内的顶杆被气体推向副腔室的上端,使顶杆离开固定腔内,当进行吸气时,所述气囊进行收缩,对固定腔内的骨模型进行释放,所述副腔室内的顶杆被气体向副腔室的下端吸引,以使顶杆顶入固定腔内,将固定腔内的骨模型顶出。
优选的,所述气囊与骨模型接触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靠近固定腔的端口。
优选的,所述植骨筒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植骨筒的外侧壁设置有手部阻挡件。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顶部设置有按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未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17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高韧石墨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六通道流体介质控制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