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二次加料的建筑施工涂料加工用混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71509.0 | 申请日: | 202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1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翔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翔萌 |
主分类号: | B01F31/44 | 分类号: | B01F31/44;B01F27/90;B01F23/70;B01F35/21;G01N1/10;B01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加料 建筑 施工 涂料 工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二次加料的建筑施工涂料加工用混料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装置外壳内安装有高效混合组件、加料组件和取样组件,所述高效混合组件与加料组件相连接,所述取样组件上连接有收集组件,所述装置外壳的底部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面上焊接固定有支撑杆,所述装置外壳的底部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上安装有电磁阀,解决了现有的混料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不方便进行二次加料,同时不能够对涂料在制备合格性进行准确了解,进而不能够保证涂料制备工作的稳定和合格;同时不能够对多种配料进行全面高效的均匀混合工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二次加料的建筑施工涂料加工用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常用合成树脂乳液涂料,即以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结合使用混料装置与颜料、体质颜料及各种助剂配制而成的,施涂后能形成表面平整的薄质涂层的涂料,该涂料适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外表的装饰和防护;
由于涂料在混合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因此常规的混料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大多呈封闭状,避免废气泄漏,所以常规的混料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不方便进行二次加料的问题,同时常规的混料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对涂料在制备合格性进行准确了解,进而不能够保证涂料制备工作的稳定和合格;同时常规的混料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对多种配料进行全面高效的均匀混合工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二次加料的建筑施工涂料加工用混料装置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可二次加料的建筑施工涂料加工用混料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二次加料的建筑施工涂料加工用混料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装置外壳内安装有高效混合组件、加料组件和取样组件,所述高效混合组件与加料组件相连接,所述取样组件上连接有收集组件,所述装置外壳的底部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面上焊接固定有支撑杆,所述装置外壳的底部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上安装有电磁阀。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二次加料的建筑施工涂料加工用混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高效混合组件包括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顶端连接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搅拌杆上焊接固定有限位杆,所述第一搅拌杆和限位杆上限位滑动连接有滤网板,所述滤网板的底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和第一搅拌杆上均焊接固定有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杆上固定连接有圆形齿轮,所述圆形齿轮上啮合连接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焊接固定在装置外壳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二次加料的建筑施工涂料加工用混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搅拌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上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焊接固定在连接轴的端部,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在装置外壳内,所述内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滤网板的底端面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二次加料的建筑施工涂料加工用混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中心轴线与装置外壳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所述限位杆对称分布在第一搅拌杆的两侧,所述第二搅拌杆等角度分布在滤网板上,所述第二搅拌杆与圆形齿轮一一对应,所述搅拌叶设置有两组,两组搅拌叶交错分布在第二搅拌杆的两侧和第一搅拌杆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二次加料的建筑施工涂料加工用混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对称分布在第一锥形齿轮的两侧,所述第二锥形齿轮通过连接轴与转动板一一对应,所述转动板呈椭圆状,所述转动板的长度小于限位杆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翔萌,未经王翔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15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