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呼吸面罩及通气治疗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64453.6 | 申请日: | 2022-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8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辉;周明钊;庄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A61M16/00;A61M16/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 地址: | 3017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面罩 通气 治疗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呼吸面罩及通气治疗设备,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呼吸面罩包括:衬垫和框架;衬垫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具有用于容纳患者的口和/或鼻的通气腔体,框架设置于第二侧。衬垫设置有与通气腔体连通的管路接口,管路接口用于连通供气管路;衬垫和/或框架设置有排气结构,通气腔体通过排气结构与外界连通。通过在衬垫上设置管路接口,由于衬垫位于呼吸面罩的侧面,管路接口不会占用呼吸面罩的正面空间。供气管路通过管路接口向面罩内输送空气、氧气,替代了在呼吸面罩正面框架上设置弯管接口的方案,解放了呼吸面罩的正面空间,便于设置排气结构,降低了呼吸面罩的制造难度以及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呼吸面罩及通气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无侵入式正压通气的方式已被广泛地应用在临床治疗和医院抢救中,不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将管子插入患者的气道,而是利用压力通气装置和佩戴在患者面部的呼吸面罩,对患者的气道输送一个持续的压力通气或者变化的压力通气,对患者进行治疗。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呼吸面罩的正面设置弯管结构,弯管结构通过通气管路与压力通气装置连通,实现呼吸面罩的通气。患者呼出的气体通过呼吸面罩上的排气结构排放至外界。
采用具有弯管结构的呼吸面罩,不便于在呼吸面罩上设置排气结构,导致呼吸面罩的制造难度以及制造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面罩及通气治疗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具有弯管结构的呼吸面罩,不便于在呼吸面罩上设置排气结构,导致呼吸面罩的制造难度以及制造成本大大增加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吸面罩,包括:衬垫和框架;
所述衬垫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具有用于容纳患者的口和/或鼻的通气腔体,所述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二侧;
所述衬垫设置有与所述通气腔体连通的管路接口,所述管路接口用于连通供气管路;
所述衬垫和/或所述框架设置有排气结构,所述通气腔体通过所述排气结构与外界连通。
可选地,所述框架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通气腔体连通;
靠近所述开口处设置有阀体,所述阀体与所述框架连接;
所述阀体相对于所述框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所述阀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阀体与所述开口贴合,所述开口处于关闭状态;
在所述阀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阀体与所述开口分离,所述开口处于开启状态。
可选地,所述阀体设置于所述框架内,且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
在所述阀体相对于所述框架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阀体与所述开口贴合,所述开口处于关闭状态;
在所述阀体相对于所述框架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阀体与所述开口分离,所述开口处于开启状态。
可选地,所述框架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阀体靠近所述通气腔体的一侧;
在所述阀体朝所述通气腔体一侧转动时,所述阀体与所述限位件抵接。
可选地,所述排气结构包括多个排气孔,多个所述排气孔分散设置于所述衬垫和/或所述框架。
可选地,多个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所述衬垫,且多个所述排气孔分散设置于所述管路接口的两侧。
可选地,多个所述排气孔分散设置于所述阀体。
可选地,所述管路接口朝背离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通供气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44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