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冷却循环结构的注塑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63751.3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2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一鸣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F25D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冷却 循环 结构 注塑 模具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冷却循环结构的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冷却技术领域。该具有冷却循环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模具冷却机构、冷却循环机构和水源存储机构。所述模具冷却机构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模座、下模座和导热件,所述上模板位于所述下模板上方,所述上模座安装于所述上模板顶部,所述下模座安装于下模板底部,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内部均分别设置有空腔层。导热件可分别将上模座和下模座中的热量快速向外散发,降低上模座以及下模座中水源的温度,降低温度后的水源通过回水管回流至水源存储机构中留作循环使用。该冷却循环机构可以将模具中的热量快速进行传导散发,注塑后的塑料件可以进行快速降温成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注塑模具冷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冷却循环结构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注塑模具主要包括由凹模组合基板、凹模组件和凹模组合卡板组成的具有可变型腔的凹模,由凸模组合基板、凸模组件、凸模组合卡板、型腔截断组件和侧截组合板组成的具有可变型芯的凸模。塑料注塑模具中的凹模与凸模相配合可加工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系列塑件。
塑料注塑模具在热注塑时,在模具中成型后的塑料温度较高,相关技术中采用自然冷却或者风冷的方式难以将成型后的塑料件进行快速降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具有冷却循环结构的注塑模具,以解决塑料注塑模具在热注塑时,在模具中成型后的塑料温度较高,相关技术中采用自然冷却或者风冷的方式难以将成型后的塑料件进行快速降温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冷却循环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模具冷却机构、冷却循环机构和水源存储机构。
所述模具冷却机构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模座、下模座和导热件,所述上模板位于所述下模板上方,所述上模座安装于所述上模板顶部,所述下模座安装于所述下模板底部,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内部均分别设置有空腔层,两组所述导热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上方以及所述下模座下方,所述冷却循环机构包括水泵、进水管、出水管和回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连通于所述水泵进水端口,所述出水管一端连通于所述水泵出水端口,且所述出水管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所述回水管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所述进水管另一端以及所述回水管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水源存储机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一侧分别连通有第一连接软管和第二连接软管,所述第一连接软管和所述第二连接软管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出水管一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一侧分别连通有第三连接软管和第四连接软管,所述第三连接软管和所述第四连接软管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回水管一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包括导热板和散热片,两块所述导热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上模座顶部以及所述下模座底部,若干个所述散热片分别等距固定连接于所述导热板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冷却机构还包括散热扇,所述散热扇安装于所述散热片远离所述导热板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结构规格均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座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固定设置于所述盒体顶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内部固定设置有等距分布的隔板,所述隔板顶部设置有通孔若干个。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外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所述压力控制阀。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外部安装有压力表。
上述具有冷却循环结构的注塑模具只是采用导热件中的导热板和散热片以及散热扇对循环水源进行散热,对循环水源散热效果一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一鸣,未经陈一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3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