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互联接口参数的自适应训练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62492.2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8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卢笙;谢水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芯启源(上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71 | 分类号: | G06F8/71;G06N20/00;G06T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联接 参数 自适应 训练 方法 设备 | ||
1.一种高速互联接口参数的自适应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控制器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至少两个互联的芯片的电子设备;两个互联的芯片包括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所述高速互联接口参数自适应训练方法包括:
在所述控制器指示两两互联的芯片通信连接,且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处于成功通信状态下时,将第一芯片配置为主模式芯片,第二芯片配置为从模式芯片,以便对处于从模式的所述第二芯片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进行参数训练,以检测出所述第二芯片的最优高速互联接口参数;
待所述第二芯片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训练完成后,将所述第二芯片配置为主模式芯片,所述第一芯片配置为从模式芯片,以便对处于从模式的所述第一芯片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进行参数训练,以检测出所述第一芯片的最优高速互联接口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的自适应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片包括若干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所述控制器指示两两互联的芯片通信连接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芯片与所述第二芯片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与所述第二芯片通信连接的步骤包括:
所述控制器指示所述第一芯片将高速互联接口参数配置为任一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所述第一芯片发送通知报文至所述第二芯片,待所述第二芯片检测到所述通知报文时,所述第二芯片将检测到通知报文的响应报文反馈至所述第一芯片;
当所述第一芯片检测到所述响应报文时,记录当前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并设置其状态为成功通信状态;
当所述第一芯片未检测到所述响应报文时,以预定切换周期切换不同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的自适应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处于从模式的所述第二芯片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进行参数训练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芯片发送参数配置请求至所述第二芯片,以便所述第二芯片将其高速互联接口参数配置为所述参数配置请求中包含的接口参数;
所述第一芯片检测第二芯片在接口参数下对应的眼图质量,并予以记录第二芯片在接口参数下对应的眼图质量;其中,所述眼图质量用于表征高速互联接口参数的质量;
所述第一芯片循环执行参数配置请求的发送步骤和检测眼图质量的步骤,直至调用完若干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中所有参数;其中,循环执行过程中每次发送的参数配置请求中包含的接口参数均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的自适应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处于从模式的所述第二芯片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进行参数训练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第一芯片将记录的所有眼图质量进行比较,以检测出最优的眼图质量,查找最优的眼图质量所对应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将该参数标记为最优高速互联接口参数;
所述第一芯片发送包含所述最优高速互联接口参数的参数更换请求至所述第二芯片,以便所述第二芯片将接口参数更换为所述最优高速互联接口参数;
待所述第二芯片接口参数更换完毕后,所述第一芯片将其状态修改为参数训练已完成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的自适应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芯片与所述第二芯片通信连接的同时,所述第二芯片包括若干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所述控制器指示两两互联的芯片通信连接的步骤还包括所述第二芯片与所述第一芯片通信连接;所述第二芯片与所述第一芯片通信连接的步骤包括:
所述控制器指示所述第二芯片将高速互联接口参数配置为任一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
所述第二芯片发送通知报文至所述第一芯片,待所述第一芯片检测到所述通知报文时,所述第一芯片将检测到通知报文的响应报文反馈至所述第二芯片;
当所述第二芯片检测到所述响应报文时,记录当前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并设置其状态为成功通信状态;
当所述第二芯片未检测到所述响应报文时,以预定切换周期切换不同的高速互联接口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芯启源(上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芯启源(上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24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