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光氢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利用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62312.0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7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心海;仲政;周晔欣;焦震钧;严资林;潘泽华;陈涵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氢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28;H02J3/32;H02J15/00;H01M8/0656;F03D9/1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创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55 | 代理人: | 周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光 一体化 综合 能源 利用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风光氢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发电设备、风能发电设备、能量转换与储存设备、电力转换设备、BOP设备、物料储存设备,所述能量转换与储存设备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解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蓄电池,所述电力转换设备包括AC-DC转换器和DC-AC转换器,所述光伏发电设备直接连接并供电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解池,所述光伏发电设备与蓄电池连接并双向供电,所述光伏发电设备通过DC-AC转换器连接并供电给用户侧;所述风能发电设备分别直接连接并供电给用户侧、BOP设备,所述风能发电设备通过AC-DC转换器连接并供电给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DC-AC转换器连接并供电给用户侧;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解池通过BOP设备连接物料储存设备获取物料进行电解水制氢工作;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通过BOP设备连接物料储存设备获取氢气并通过氢能产电,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通过DC-AC转换器连接并供电给用户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光氢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OP设备包括第一空气压缩机、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三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第五换热器、冷凝换热器、第一电加热器、第二电加热器、混合室、蒸发器、水泵,所述物料储存设备包括水箱、储氢罐;
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解池的阳极进气结构为:通过阳极进气管依次连接第一空气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的阳极进气端、第一电加热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解池的阳极进气口;
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解池的阴极进气结构为:通过阴极进气管依次连接水箱、水泵、第四换热器的阴极进气端、冷凝换热器的阴极进气端、第五换热器的阴极进气端、第二换热器的阴极进气端、蒸发器、混合室、第三换热器的阴极进气端、第二电加热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解池的阴极进气口;
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解池的阳极尾气出气结构为:通过阳极排气管依次连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解池的阳极排气口、第一换热器的阳极排气端、第二换热器的阳极排气端、系统外部环境;
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解池的阴极尾气出气结构为:通过阴极排气管依次连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解池的阴极排气口、第三换热器的阴极排气端、第四换热器的阴极排气端、第二压缩机、冷凝换热器的阴极排气端、第三压缩机、第五换热器的阴极排气端、储氢罐;所述阴极排气管还依次连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解池的阴极排气口、第一压缩机、混合室、第三换热器的阴极进气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光氢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OP设备还包括引射器、第二空气压缩机,所述储氢罐通过减压阀通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阳极入口,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连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入口,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阳极出口一端通过引射器回流、另一端直接通入系统外部环境,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出口接通入系统外部环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光氢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能发电设备分别连接并供电给第一空气压缩机、第一电加热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解池中的加热模块、第二电加热器、蒸发器、水泵、第二压缩机、第三压缩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光氢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解池包括电解单元、陶瓷板式加热器、加压装置、保温层,多个所述电解单元堆叠连接构成电堆,在所述电解单元的顶部、底部以及每两个电解单元之间插入有陶瓷板式加热器,所述保温层包裹在电堆外部,所述加压装置连接电堆,所述光伏发电设备连接并供电给电解单元,所述风能发电设备连接并供电给陶瓷板式加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氢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氢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23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