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悬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61747.3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6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黄育辉;邓君宇;刘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一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4;F16M7/00;F16F1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刘文治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震 功能 悬挂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悬挂设备,特别涉及到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悬挂装置包括有承载板、悬挂件、第一胶垫,所述承载板两侧均往外斜向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该悬挂装置的固定部;所述悬挂件顶端设置有第一抵持件,所述第一胶垫设置在承载板上侧,所述悬挂件底端依次穿过第一胶垫、承载板,所述悬挂件与承载板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抵持件下端与第一胶垫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抵持件和左右两侧的连接板之间形成有预留空间。在本发明中,该悬挂装置更加便于外部设备的悬挂吊装;且基于第一胶垫的设置,相对于弹簧而言,寿命更长,且使用时不容易产生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悬挂设备,特别涉及到了一种可减震的悬挂结构。
背景技术
在设备需要悬挂吊装时,往往需要借助悬挂装置进行实现。现有的悬挂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悬挂装置上方预留空间较小,在对外部设备进行悬挂吊装时不够方便;2、悬挂装置的减震多通过弹簧实现,但是弹簧承载能力有限,使用寿命较短,且使用时容易产生噪音。
在先公开的公开文件一种便于装拆的排烟防火阀风口弹簧减震用吊钩(申请号CN201921173632.2),包括安装板体,该安装板体上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板体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套板,限位套板的输出端连接有限位板,环套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杆,且环套体的内部设置有吊钩杆,吊钩杆的顶部设置有安装顶板,通过T型结构的安装槽及安装杆,方便的实现安装板体与环套体的安装,进一步的利用限位板限制住环套体的安装状态,吊钩整体的安装拆卸方便简单,且利用弹簧减震吊钩,为整体提供了缓冲作用力。该公开文件就具有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悬挂装置,该装置在保障其悬挂时的承载强度的同时,上方预留空间更大,便于外部设备的悬挂吊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悬挂装置,该装置使用寿命更长,且使用时不容易产生噪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悬挂装置包括有承载板、悬挂件、第一胶垫,所述承载板两侧均往外斜向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该悬挂装置的固定部;所述悬挂件顶端设置有第一抵持件,所述第一胶垫设置在承载板上侧,所述悬挂件底端依次穿过第一胶垫、承载板,所述悬挂件与承载板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抵持件下端与第一胶垫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抵持件和左右两侧的连接板之间形成有预留空间。
悬挂件底端与外部设备连接,在该悬挂装置通过悬挂件底端吊起外部设备时,悬挂件顶端的第一抵持件受到外部设备对悬挂件的下拉力,用力抵持在第一胶垫上,第一胶垫抵持在承载板上,承载板、连接板、固定板配合起到了承载外部设备的作用,而第一胶垫起到了减震的作用。
在该悬挂装置中,第一抵持件和左右两侧的连接板之间形成的预留空间,且基于承载板两侧连接板是往外斜向固定的,所以预留空间更大,在该悬挂装置对外部设备进行悬挂施工时,两个该悬挂装置的预留空间处可以搭上用于承受外部设备重量的横梁,通过横梁使用吊葫芦式轮滑吊起外部设备,不用另外安装吊码,便于外部设备的悬挂吊装。且基于第一胶垫的设置,相对于弹簧而言,寿命更长,且使用时不容易产生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抵持件下端设置有第一抵持槽,所述第一胶垫上端抵持设置在第一抵持槽内。第一抵持槽的设置,使得第一胶垫与第一抵持件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使得第一胶垫可以更好的起到减震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悬挂件下端设置有第二抵持件和第二胶垫,所述第二胶垫下端与第二抵持件上端连接。悬挂件下端通过第二抵持件和第二胶垫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以将外部设备进行悬挂;通过第二胶垫和第二抵持件的设置,使得该悬挂装置的减震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一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一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1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区块链农产品溯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