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寻呼消息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59799.7 | 申请日: | 202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5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贾松松;周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68/00;H04W76/10;H04W76/11;H04W76/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袁义科 |
| 地址: | 51908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寻呼 消息 转发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寻呼消息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接收值守终端发送的寻呼消息和值守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寻呼消息为基站广播的寻呼消息,寻呼消息中包括目标寻呼的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终端是指和值守终端连接在同一无线局域网中,且处于睡眠状态的终端;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向终端转发寻呼消息,可以将连接于同一无线局域网下的终端划分为用于接收基站广播的寻呼消息的值守终端和睡眠状态的终端,然后通过无线局域网将寻呼消息转发给目标寻呼的终端,可以提高处于空闲态的终端接收到属于该终端的寻呼消息的概率,降低终端在空闲态的功耗,延长终端的续航时间,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寻呼消息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有通信协议下,处于蜂窝通信空闲态的终端需要基于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机制,通过周期性地唤醒射频来接收寻呼消息(PAGING),来与其他终端连接进行蜂窝通信。
但是,终端接收到的大多数寻呼消息都是网络发给其他终端的,甚至大多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原本就没有携带寻呼消息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接收到属于本终端的寻呼消息的概率较低,因此,终端过于频繁地唤醒射频,耗费大量的功耗来接收无用的寻呼消息显得“得不偿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寻呼消息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寻呼消息转发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值守终端发送的寻呼消息和值守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寻呼消息为基站广播的寻呼消息,寻呼消息中包括目标寻呼的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终端是指和值守终端连接在同一无线局域网中,且处于睡眠状态的终端;
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向终端转发寻呼消息。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寻呼消息转发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值守终端发送的寻呼消息和值守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寻呼消息为基站广播的寻呼消息,寻呼消息中包括目标寻呼的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终端是指和值守终端连接在同一无线局域网中,且处于睡眠状态的终端;
转发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向终端转发寻呼消息。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第一方面的寻呼消息转发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第一方面的寻呼消息转发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接收值守终端发送的寻呼消息和值守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寻呼消息为基站广播的寻呼消息,寻呼消息中包括目标寻呼的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终端是指和值守终端连接在同一无线局域网中,且处于睡眠状态的终端;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向终端转发寻呼消息,可以利用现有的无线局域网,将连接于同一无线局域网下的终端划分为用于接收基站广播的寻呼消息的值守终端和睡眠状态的终端,然后通过无线局域网将寻呼消息转发给目标寻呼的终端,可以提高处于空闲态的终端接收到属于该终端的寻呼消息的概率,降低终端在空闲态的功耗,延长终端的续航时间,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97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