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带低杂散炮弹模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59503.1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19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晃;李继锋;朱文明;江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宇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宇安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38 | 分类号: | G01S7/38;G01S7/40;G01S13/88;F41A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5 | 代理人: | 裴素艳 |
地址: | 225002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带 低杂散 炮弹 模拟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低杂散炮弹模拟系统,包括主机、操控终端和天线。该系统同时具有炮弹弹道模拟功能和构建电磁干扰信号环境功能。解决了现有构建电磁干扰信号环境功能和炮弹模拟功能不可一体化实现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宽带杂散电平难以达到60dBc的问题;解决了现有大部分方案中干扰带宽指标只能1GHz的问题;解决了现有大部分方案适应信号带宽大部分只能1GHz的问题;用简便的方法实现的炮弹弹道模拟功能;且该设备干扰样式丰富,能模拟多种地面、低空活动目标以及空中弹丸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炮弹弹道模拟及干扰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宽带低杂散炮弹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炮兵部队装备了大量炮位侦察校射雷达,其性能优异,但目前面临只有在实弹射击条件下才能进行系统训练的尴尬局面,训练成本高。因此有必要研制“炮弹弹道模拟训练设备”,通过模拟的弹道目标回波信号保障炮位侦察校射雷达操作手在非实弹射击条件下的训练,有效降低训练成本,解决目前炮位侦察校射雷达只能在实弹演习期间才能全系统训练的困境。此外侦察校射雷达针对复杂电磁环境进行训练的手段缺乏,无法保障雷达操作手使用跳频、转天线、电磁静默等反干扰措施的科目训练,因此有必要在炮弹弹道模拟训练设备的基础上构建电磁干扰信号环境,包括噪声干扰、欺骗干扰以及组合干扰,训练雷达操作手在电磁干扰环境下识别目标的能力,提高操作员应用雷达反干扰措施的技能。
现有技术方案实现炮弹弹道模拟功能和构建电磁干扰信号环境功能通常是通过两台主机来实现,而且设备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目标模拟信号杂散难以达到60dBc;干扰带宽大部分只能1GHz;适应信号带宽大部分只能1GHz;炮弹弹道模拟功能实现所需硬件繁多,且实现方式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带低杂散炮弹模拟系统,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宽带低杂散炮弹模拟系统,包括:
主机,所述主机用于产生试验所需的目标和干扰信号;
操控终端,所述操控终端采用人机界面交互,设置试验所需的目标和干扰信号参数,通过网络下发至主机,对主机进行远程操控;
天线,所述天线用于不同波段射频信号的接收和发射;包括多个设置在天线上的天线振子,通过升降杆调节天线振子的高度,模拟产生不同角度的目标。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包括:主控单元、信号产生单元、微波变频单元、收发功放单元、单比特单元和电源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将操控终端下发的参数及控制指令解析后发送至信号产生单元;所述信号产生单元根据主控单元输出的目标信号参数产生试验所需的雷达射频目标回波模拟和雷达干扰信号;所述微波变频单元实现2-18GHz信号的上下变频,并为信号产生单元和主控单元提供数字处理时钟信号;所述收发功放单元对2-18GHz射频信号进行接收及滤波放大,并将微波变频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经功率放大后送传至天线;所述单比特单元用于快速测频以及频率快速引导;所述电源单元为主控单元、信号产生单元、微波变频单元、收发功放单元和单比特单元提供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产生单元包括目标信号产生模块和干扰信号产生模块;
所述目标信号产生模块包括数字储频模块、技术产生器、数字混频模块和时钟分配网络;时钟分配网络采用高速AD芯片采集经过微波下变的中频雷达信号,并通过技术产生器对数字储频模块及数字混频模块进行控制,从而产生所需的具有多普勒调制信息的中频信号,再经由DA芯片转换为目标模拟信号,将该信号送至微波变频单元进行上变频。
进一步地,所述干扰信号产生模块包括欺骗干扰产生模块和压制干扰产生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宇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宇安防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宇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宇安防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95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