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8103.9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6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韩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雪松 |
主分类号: | A01B49/04 | 分类号: | A01B49/04;A01B49/06;A01C7/20;A01M21/04;G01N1/0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5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地 资源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地资源管理系统,所述系统模块中的中央处理器将指令发送至数据模块当中,数据模块通过解码仪器进行译码,并且根据译码结果判断指令,指令核实后将指令导入至审批模块内,并且原指令处理的结果回传至中央处理器内部,生成写回结果,本发明涉及土地资源管理技术领域。该土地资源管理系统,通过限位件的前端设置有通孔,中心轴发生甩动,有部分的土壤进入至匀化装置内部,匀化装置摆动的时候联动摆动件随之运行,水平件受到擦拭件的摆动力作用而运动,擦拭件对掉落的土壤进行破碎处理,从而保证内部的土壤可以得到及时的采集,并且同时对其进行破碎处理,及时有效的提供了土壤管理的数据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地资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地资源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畴,即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各种多样的土地利用和管理类型,土地资源信息系统是一个采集、存储、管理、分析、输出和传递土地信息,以满足各种土地管理要求的计算机系统。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信息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现有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系统当中相对还是比较落后,土地的管理基本都是通过人力完成,工作量巨大,而且误差相对也比较多,需要加快农村信息化土地资源的管理步伐,因此需要一种土地资源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地资源管理系统,解决了以上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减少采集管理信息的工作量和避免因为管理土壤而出现偏移误差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统模块:包括建立地、市、县级的土地信息系统,通过土地登记采集装置进行地、市、县级的土地信息采集,用于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地、市、县级数字国土信息系统奠定基础;
数据模块:包括计算机化控制系统,用于处理相关业务工作流程,还具有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用于土地管理建设数据库,建立资源管理子系统模块,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为对土地局业务操作人员提供进行技术培训资料;
审批模块:对农村各乡镇村长录入并提交的各区域土地数据库信息进行划分和审批,并且建立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变更管理,对土地利用变化实行动态监控。
催办模块:包括机构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参与土地管理各个阶段的机构的单位资格、服务水平、工人素质、执行进度,用于对工人操作的用户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同时进行数据反馈。
一种土地资源管理系统,所述系统模块中的中央处理器将指令发送至数据模块当中,数据模块通过解码仪器进行译码,并且根据译码结果判断指令,指令核实后将指令导入至审批模块内,审批模块将接受的指令进行译码和执行,并且将指令译码传输至催办模块内,通过催办模块的执行,而根据源操作数进行有效的地址访问,取出原指令,并且原指令处理的结果回传至中央处理器内部,生成写回结果。
一种土地资源管理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采集装置,通过采集装置的设置,提高了土地资源耕犁的效率,减小了人工操作撒种子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对土壤进行采集,以便于更好的为人们加工处理研究使用,且主体的下表面与采集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防误差装置,通过防误差装置的设置,提高了内部转动时的距离,保证内部的纹理性,促进设备使用的安全,保障了不会出现一通电采集处理土壤时发生误差的情况,且主体的顶部与防误差装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误差装置的内腔设置有拉动件,且防误差装置的内腔与拉动件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内腔口,且主体的前端与内腔口的后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雪松,未经韩雪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81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