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3397.6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9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婷;曹占广;李小赢;张小玲;程丹丹;呼建军;杭德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云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H01L51/54;H01L5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阳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8 | 代理人: | 杨金贤 |
地址: | 102500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电致发光 材料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组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该组合物包括第一发光材料和第二发光材料,其中,所述第一发光材料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所述第二发光材料具有如式(I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所述组合物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效率高、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材料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组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987年,来自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的Tang等首次报道了由双层有机薄膜制成的绿色电致发光器件,器件以氧化铟锡(ITO)作为阳极,在阳极上蒸镀一层厚度为75nm的非晶无针孔芳族二胺薄膜,用作空穴传输,接着在芳族二胺的薄膜上再镀一层厚度为60nm的8-羟基喹啉铝薄膜,用作电子传输层兼发光层,以镁银合金作为阴极,此双层膜结构成功地将启亮电压降低至5.5V,实现了高辐射发光(1000cd·m-2),波长为550nm,外量子效率达到1.0%,具有极大的实用意义。1994年,来自日本的KH1do等首次制备了发白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他们将蓝、绿、橙3种颜色的荧光染料掺杂在聚(N-乙烯基咔唑)(PVK)薄膜中作为空穴传输层兼发射层,将1,2,4-三唑衍生物(TAZ)作为空穴阻挡层,8-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电子传输层,器件组成为:玻璃基板/ITO/PVK/TAZ/Alq3/Mg:Ag的多层结构,在14V的驱动电压下,获得了覆盖可见光区域范围广且亮度高达3400cd·m-2的白光发射,这种高亮度的白色发射是通过在聚合物薄膜中掺杂多种颜色的荧光化合物构成单发光层来实现的。KIdo等人的这一发现为有机电致发光的应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打开了有机发光器件在照明领域的大门,推动了有机发光器件的进一步发展。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也分为荧光和磷光,通过单线态的激子所具备的能量发出的光为荧光,而同时通过单线态和三线态的激子所具备的能量发出的光为磷光。因为激子形成的单线态和三线态的数量有固定值之比为1:3,所以从理论方面来说只单单利用单线态激子的荧光器件的内量子效率最高也只有25%,而相反发出磷光时的内量子效率则能够达到100%。
目前,具有磷光发射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均有报道,但在许多应用如TV和照明设备中,OLED寿命是不足的,并且仍需要更高效率的OLED。典型地,OLED的亮度越高,OLED的寿命越短。因此,对于长时间使用和高分辨率的显示器而言,需要具有高发光效率或长寿命的OLED,进而亟需开发能够提高OLED性能的主体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组合物,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主体材料,制备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或更长的寿命特性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组合物,包括第一发光材料和第二发光材料,其中,所述第一发光材料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式(I)中,R选自H、具有1~4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具有3~40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具有3~4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C40的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C5~C40的杂芳基;
R1~R6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5~C40的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C5~C40的杂芳基,所述杂芳基的杂原子选自N、O、S或P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二发光材料具有如式(II)所示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云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云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33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情感分析模型的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