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控机床的圆弧凹槽铣加工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3059.2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5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韩健;陆辰;吴海涛;王荣;何昊;任海鹏;鲁斌;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34 | 分类号: | B23C3/3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控机床 圆弧 凹槽 加工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基于数控机床的圆弧凹槽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凹槽参数写入模块化程序中对应的赋值参数;所述模块化程序中包括赋值参数、行刀及加工语句;根据凹槽尺寸及数量的要求更改赋值参数,行刀及加工语句根据赋值参数计算生成;
S2,测量并计算零件加工部位的位置和尺寸信息,将凹槽角度、高度、深度及加工部位粗糙度参数分别写入模块程序中对应的赋值参数;
S3,将加工使用铣刀的几何参数写入参数程序中对应的赋值参数中;
S4,建立零件加工坐标系;
S5,调用S1所述模块化程序对零件进行加工;S5中,加工过程的行刀及加工语句具体为:首先旋转工作台使刀具垂直于零件外圆母线,转台旋转至起始角度,刀具运行至起刀点沿轴向对一侧棱边进行切削,切削完成后,退刀至安全高度,工作台旋转至起始角度以及凹槽分度角度的另一侧棱边,进刀对另一侧棱边进行铣加工,然后刀具退刀至安全高度,工作台旋转至起始角度及第n刀分度角度,继续对起始侧棱边进行切削,切削完成后,退刀至安全高度,工作台旋转至起始角度及凹槽分度角度-第n刀分度角度,继续对起始侧棱边进行切削,如此往复由凹槽两侧逐渐向中心逼近切削,直到刀具主切削侧刀尖通过凹槽对称中心后完成一处凹槽加工,由凹槽两侧逐渐向中心逼近切削,直到刀具主切削侧刀尖通过凹槽对称中心后完成一处凹槽加工;重复加工过程完成两个以上凹槽加工;
S6,测量凹槽宽度和深度,如不满足加工要求,按零件让刀量大小调整零件铣刀半径参数和深度参数,重新对刀具半径和长度进行补偿加,重复S5直到零件加工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控机床的圆弧凹槽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凹槽参数包括凹槽槽数、起始角度、分度角度以及切削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控机床的圆弧凹槽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所述模块化程序中,根据零件轴向沿母线方向的外型面结构特点,将刀具轴向切削的运动轨迹曲线进行拟合,并编制轴向刀具运动轨迹的子程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控机床的圆弧凹槽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刀具的运动轨迹为直线或二元多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控机床的圆弧凹槽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述凹槽参数包括凹槽角度、高度、深度及加工部位粗糙度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控机床的圆弧凹槽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铣刀的几何参数包括半径及圆角半径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控机床的圆弧凹槽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要求为所得凹槽参数与设计参数一致或满足误差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控机床的圆弧凹槽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S5所述加工之前,调用S1所述模块化程序对零件进行试切,测量凹槽的大小及位置是否满足图纸要求,如满足图纸要求,则进行正式加工,如果不满足,重新生成行刀及加工语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控机床的圆弧凹槽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根据加工表面粗糙度大小,调整加工刀路数。
10.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加工方法用于加工零件外圆型面上封闭或半封闭圆弧凹槽,其特征在于,利用凹槽侧边过零件回转中心的结构,通过刀具刀尖圆弧相切于零件底面沿轴向往复进刀,由凹槽两侧面逐渐向对称中心逼近加工,拟合形成零件凹槽型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30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