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植物耐盐碱性的培育方法及其生态系统构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750916.3 | 申请日: | 202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8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群;吴煜;景军;凌红波;杨海峰;张鹂;马海云;刘月勇;唐普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24/10;A01G24/30;A01H4/00;A01N43/16;A01N41/04;A01N31/06;A01N65/03;A01N43/90;A01P21/0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 地址: | 830002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植物 盐碱 培育 方法 及其 生态系统 构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植物耐盐碱性的培育方法及其生态系统构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沉水植物种子置于培养液中培养5~10天,直至其发芽;(2)将步骤(1)所得发芽幼苗置于生根诱导培养基中培育至生根,然后移栽至包括海泥、辅酶Q和微量元素的基质中,继续培育至幼苗生长出5~6片叶;(3)将步骤(2)处理后的幼苗移栽至培养土中,继续培养即可。本发明能够显著提升沉水植物耐盐性能,且能提升种子的发芽率和培育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盐碱地植物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植物耐盐碱性的培育方法及其生态系统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以改善生态基础条件为先导,人工辅助种植引导,以建立稳定植物群落。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水质、土壤条件选择合适水生植物的种类,选择土著种类植物,保证引种过程中成活率以及经济性,避免生物入侵。在水生植物的配置上,要考虑植物之间的遮光效应,在养护管理上采取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保证水生观赏植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景观效果。
考虑到阿拉尔地区的气候特性和本项目以水质改善为最终目的,在纳污坑塘主要种植沉水植物。沉水植物指生理.上依附于水环境、至少大部分生长周期发生在水中或水表面的植物类群。沉水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向水体中释放氧气,是水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养物质吸收和水质净化方面,沉水植物表现出独特的优势。沉水植物可以通过吸收、转移、转化水体和沉积物中氮、磷和其他难降解的有机物为自身生物质,从而净化水体,相对于物理方法具有经济优势,相对于化学方法具有生态优势。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
但如何培育能够适应盐碱地,或耐盐碱性好,且净化效果佳的沉水植物则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植物耐盐碱性的培育方法及其生态系统构建方法,本发明培育得到的沉水植物具有优异的耐盐碱性,净化效果好,可适用于不同地区的盐碱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升植物耐盐碱性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沉水植物种子置于培养液中培养5~10天,直至其发芽;培养液包括浓度为5~10mg/mL的几丁聚糖、0.1~1mg/mL的甲基磺酸乙酯、0.5~1.5mg/mL的微量元素和1~5mg/mL的肌醇;
(2)将步骤(1)所得发芽幼苗置于生根诱导培养基中培育至生根,然后移栽至包括海泥、辅酶Q和微量元素的基质中,继续培育至幼苗生长出5~6片叶;
海泥、辅酶Q和微量元素的重量比为50~100:10~15:5~10;
(3)将步骤(2)处理后的幼苗移栽至培养土中,继续培养即可。
进一步地,培养液中几丁聚糖的浓度为8mg/mL,甲基磺酸乙酯的浓度为0.6mg/mL,肌醇的浓度为3mg/mL。
进一步地,海泥、辅酶Q和微量元素的重量比为80:10:5。
进一步地,步骤(1)和步骤(2)中的微量元素均包括硝酸钙、硝酸钾、脯氨酸和钼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微量元素包括重量比为1~2:0.1~0.5的硝酸钾和脯氨酸。
进一步地,生根诱导培养基包括MS基础培养基、海带浆和龙葵碱;生根诱导培养基中海带浆的终浓度为0.1~2mg/L;龙葵碱的终浓度为0.1~0.5mg/L。
进一步地,生根诱导培养基中海带浆的终浓度为1.5mg/L;龙葵碱的终浓度为0.2mg/L。
进一步地,培养土包括重量比为3~5:0.1~1的草炭土和蛭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09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