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回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50534.0 | 申请日: | 202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7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郑贵金;李泽坤;彭瑞祥;刘方强;曹会龙;李垂君;徐方成;曹维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2/00 | 分类号: | F24F12/00;F24F11/65;F24F11/89;F28D20/00;F25B41/40;F25B31/00;F25B41/31;F25B41/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杨波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空调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热回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房空调系统(10)、与所述机房空调系统(10)通过第一换热器(40)连接的热源回收系统(20),以及与所述热源回收系统(20)通过第二换热器(50)连接的热源应用系统(30);
所述热源回收系统(20)包括第一压缩机(21)和第一膨胀阀(23);所述第一压缩机(21)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40)在热源回收侧的第二冷媒出口,所述第一压缩机(21)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50)在热源回收侧的第三冷媒入口,所述第二换热器(50)在热源回收侧的第三冷媒出口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23)的入口,所述第一膨胀阀(23)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40)在热源回收侧的第二冷媒入口;
所述热源应用系统(30)包括蓄热装置(32)和第三传输装置(31);所述蓄热装置(32)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50)在热源应用侧的第四冷媒出口,所述蓄热装置(32)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三传输装置(31)的入口,所述第三传输装置(31)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50)在热源应用侧的第四冷媒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回收系统(20)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换热器(50)在热源回收侧的第三冷媒出口和所述第一换热器(40)在热源回收侧的第二冷媒入口之间的第一传输装置(2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缩机(21)两端的第四阀门(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回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空调系统(10)包括蒸发器(11)、第二压缩机(12)、第一阀门(13)、第二阀门(14)、第三阀门(15)、冷凝器(16)和第二膨胀阀(18);
其中,所述第二压缩机(12)的入口连接所述蒸发器(11)的出口;所述第一换热器(40)在机房空调侧的第一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一阀门(13)的入口共同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机(12)的出口;所述第二阀门(14)的入口和所述第三阀门(15)的入口共同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40)在机房空调侧的第一冷媒出口;所述第一阀门(13)的出口和所述第二阀门(14)的出口共同连接所述冷凝器(16)的入口;所述冷凝器(16)的出口和所述第三阀门(15)的出口共同连接所述第二膨胀阀(18)的入口;所述第二膨胀阀(18)的出口连接所述蒸发器(11)的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回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空调系统(10)还包括第二传输装置(17)和第五阀门(19);所述第二传输装置(17)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三阀门(15)的出口和所述冷凝器(16)的出口,所述第二传输装置(17)的出口连接所述蒸发器(11)的入口;所述第五阀门(19)连接在所述第二压缩机(12)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热回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空调系统(10)和所述热源回收系统(20)采用氟利昂作为换热冷媒。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热回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装置(32)还包括补水口(321)和出水口(3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05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非离子型水性有机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