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沟渠杂物阻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9245.9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1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宗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宗山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7/02;E02F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李莹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环境保护 沟渠 杂物 阻挡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沟渠杂物阻挡装置,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转动打捞机构、升降机构、主架体、收集箱和缓冲机构,转动打捞机构设置在主架体的内部,主架体横跨固定在沟渠本体的上方;升降机构设置在主架体的顶部并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驱动转动打捞机构升降;用于收集杂物的收集箱设置在转动打捞机构的后方;用于缓冲水体并阻挡杂物的缓冲机构设置在转动打捞机构的前方。本发明通过设置四个可转动的打捞网斗,使得该阻挡装置对沟渠杂物的处理更加彻底,且可将杂物沥干,自动落入收集箱内,解决了现有的阻挡装置沟渠杂物处理不彻底,杂物的取出不够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沟渠杂物阻挡装置。
背景技术
沟渠为灌溉或排水而挖的水道的统称。沟渠无论在农村还是城镇,在灌溉、排水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农业灌溉、保护农田,维护市容管理等方面的重要设施。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生活垃圾不断增多,结合季节性落叶的影响,在雨水的冲刷以及少数垃圾丢弃行为的作用下,很多沟渠都存在杂物、垃圾在水面漂浮的情况,流入到田中会对种植物产生危害,现有的沟渠内通常会设有阻挡装置进行阻拦处理。
经检索,公告号2020-03-10,公告日期CN210134398U公开了一种沟渠杂物阻挡装置,包括承载连接装置、漂浮物收集装置、固定预埋装置、升降滑道构件和杂物收集装置,利用两个固定预埋装置把本装置固定在河流岸边,当流动水面上有漂浮的杂物时就会流到收集箱内,而水可以从流水孔II流出,位于水面之下的杂物会被连接板进行阻挡,定期需要对垃圾进行清理,工作人员走到脚踏板上,拉动拉手,即可把收集箱取出,把位于收集箱内的垃圾取出,在拉动升降拉柱,升降拉柱带动升降板向上移动,这时升降板就可以带动被连接板阻拦下来的垃圾向上移动,用手把垃圾检出即可,保护水体清洁。
该专利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该阻挡装置沟渠杂物处理不彻底,沟渠水底的杂物,如石块等,难以清理掉;
2.该阻挡装置自动化程度不足,杂物的取出不够方便,需要人工不断进行清理。
因此,现有的阻挡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沟渠杂物阻挡装置,通过设置四个可转动的打捞网斗,使得该阻挡装置对沟渠杂物的处理更加彻底,且可将杂物沥干,自动落入收集箱内,解决了现有的阻挡装置沟渠杂物处理不彻底,杂物的取出不够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环境保护的沟渠杂物阻挡装置,包括转动打捞机构、升降机构、主架体、收集箱和缓冲机构,转动打捞机构设置在主架体的内部,主架体横跨固定在沟渠本体的上方;升降机构设置在主架体的顶部并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驱动转动打捞机构升降;用于收集杂物的收集箱设置在转动打捞机构的后方;用于缓冲水体并阻挡杂物的缓冲机构设置在转动打捞机构的前方。
进一步地,转动打捞机构包括中心筒体和四个沿圆周均布在中心筒体四周的打捞网斗,打捞网斗的内部上端固定有下料斜板。
进一步地,转动打捞机构还包括第一直齿轮、同步带、第二直齿轮、第一电机和升降架;中心筒体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转轴,中心筒体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升降架内;第一直齿轮固定在第一转轴的端部,第二直齿轮固定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电机固定在升降架的顶部;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电机、顶座、导杆、丝杆和螺母座;第二电机固定在主架体的顶板底部,顶座通过两个导杆固定在主架体的顶板顶部,丝杆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丝杆的另一端与顶座转动连接;螺母座活动套设在丝杆上,螺母座与升降架的顶板固定连接,且导杆活动贯穿升降架的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宗山,未经胡宗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92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