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氧化电子烟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43348.4 | 申请日: | 2022-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9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苏磊;唐泽龙;刘巍俊;胡旺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艾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B15/18 | 分类号: | A24B15/18;A24B15/24;A24B15/16;A24B15/28;A24B15/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胜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8 | 代理人: | 王月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电子 烟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抗氧化电子烟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氧化电子烟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抗氧化尼古丁盐5‑20份、烟用香精1‑5份、去离子水7‑15份、丙二醇40‑60份和丙三醇10‑20份。本申请在制备过程中添加了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提取物,包括迷迭香酸、鼠尾草酸和熊果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属于高效天然抗氧化剂,加入抗氧化剂制备抗氧化尼古丁盐,将抗氧化尼古丁盐添加到电子烟油中,一方面能抑制烟碱的自然氧化,体现在电子烟油的颜色不会变深,甚至出现棕红色,另一方面保护香精组分在存放过程中的不被氧化,体现在电子烟油香气不会变调或变淡,能提高电子烟油的抗氧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油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抗氧化电子烟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加大对传统卷烟的控制力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电子烟。电子烟作为新型烟草制品中的一种形式,呈现巨大市场前景,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电子烟可提供与传统卷烟类似的消费习惯和满足感,另一方面电子烟的危害指数比传统卷烟大大降低。与传统香烟相比,电子烟的低危害是通过不燃烧的方式使得吸入人体的是雾化液而非燃烧裂解产物。电子烟既不燃烧也不会产生焦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丙烯醛等有害物质,几乎不产生二手烟危害,被视为无公害的戒烟产品或烟草替代品。
目前常规的电子烟烟油主要是由烟草提取物与丙二醇、丙三醇、烟用香精按一定配比混合而成,但这些电子烟烟油的抗氧化性能较低,油脂在氧化后最终会导致油脂败酸,在氧化过程中,分解产生的小分子醛、酮、酸等物质,不仅有强烈刺激味,影响口感,而且吸入人体内后很难代谢,并积累在体内,通常对肝脏有损害;鉴于全世界电子烟消费人口不断上升的情况,具有抗氧化性的电子烟烟油将会有巨大的市场前景,这样的电子烟将大大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具有较高抗氧化性能的电子烟烟油。
发明内容
鉴于所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便提供克服所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所述问题的一种抗氧化电子烟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
一种抗氧化电子烟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抗氧化尼古丁盐 5-20份、烟用香精1-5份、去离子水7-15份、丙二醇40-60份和丙三醇10-20 份。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尼古丁盐包括以下原料:尼古丁10-70、抗氧化剂 0.1-3.5、有机溶剂10-50和有机酸10-50。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为迷迭香提取物,包括迷迭香酸、鼠尾草酸和熊果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物。
优选地,所述有机酸为苯甲酸、谷氨酸、苹果酸、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尼古丁盐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尼古丁 10-70份、迷迭香酸0.1-3.5份、有机溶剂10-50份和苯甲酸10-50份。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尼古丁盐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尼古丁 10-70份、迷迭香酸0.1-2.0份、鼠尾草酸0.1-1.5份、有机溶剂10-50份和谷氨酸10-50份。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尼古丁盐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尼古丁 10-70份、熊果酸0.1-2.0份、鼠尾草酸0.1-1.5份、有机溶剂10-50份和苹果酸10-50份。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尼古丁盐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尼古丁 10-70份、迷迭香酸0.1-1.5份、鼠尾草酸0.1-1.5份、熊果酸0.1-1.5份、有机溶剂10-50份和柠檬酸10-50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的抗氧化电子烟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抗氧化尼古丁盐:将尼古丁、抗氧化剂和有机溶剂按照一定重量比加入反应容器,置于第一预设条件下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向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加入有机酸,置于第二预设条件下充分搅拌后冷却至室温,制得抗氧化尼古丁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艾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艾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33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