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加强型复合检测井盖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2675.8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2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龙;李杰;朱宣洲;胡程;李吉道;胡成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飞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E02D29/12;E02D33/00;G08B21/18;H04L67/1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孙伟新 |
地址: | 238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平台 加强型 复合 检测 井盖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加强型复合检测井盖,包括井盖座(1)、井盖本体(2)和云平台管理中心(5),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座(1)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卡口(11),安装卡口(11)与井盖本体(2)卡合连接,井盖座(1)的内部设置有容置槽,容置槽内设置有第一检测组件(3);
所述第一检测组件(3)包括中心齿轮(31)、第一齿条(32)、第二齿条(33)、支撑辊(34)和推送杆(35),中心齿轮(31)通过旋转轴与容置槽活动连接,中心齿轮(31)的两侧分别啮合有第一齿条(32)和第二齿条(33),第一齿条(32)的上端贯穿井盖座(1),且第一齿条(32)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支撑辊(34),第二齿条(33)的上端连接有支撑杆(331),支撑杆(331)上端的一侧铰连接有推送杆(35),推送杆(35)的一端与容置槽的内壁铰连接;
所述井盖本体(2)内开设有齿轮槽,齿轮槽内设置有第二检测组件(4),所述第二检测组件(4)包括齿轮组(41)和检测杆(42),齿轮组(41)通过同步带与检测杆(42)连接;
所述云平台管理中心(5)内设置有接收模块(51)、分析模块(52)、警报模块(53)和统计模块(54),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第一检测组件(3)和第二检测组件(4)的检测数据,分析模块(52)用于分析计算数据,判断井盖本体(2)的状态,警报模块(53)用于在判断井盖本体(2)的状态异常时,给出警报,统计模块(54)用于汇总数据和异常,辅助管理人员管理井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加强型复合检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34)的侧壁内埋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接收模块(51)通信连接,井盖座(1)上开设有与支撑辊(34)相匹配的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加强型复合检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杆(35)包括第一连接杆(351)、第二连接杆(352)、限位套(353)、第二压力传感器(354)和拉紧弹簧(355),限位套(353)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杆(351)和第二连接杆(352)铰连接,限位套(3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紧弹簧(355),第二压力传感器(354)贯穿拉紧弹簧(355)和限位套(353),且第二压力传感器(354)的一侧与拉紧弹簧(355)的一端固定连接,井盖座(1)上开设有与第二压力传感器(354)相匹配的贯穿孔,第二压力传感器(354)从贯穿孔的而一端穿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加强型复合检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3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弹簧(321),支撑弹簧(321)的下端与容置槽固定连接,在支撑弹簧(321)的作用下,第一齿条(32)向上移动,第一齿条(32)的下端与中心齿轮(31)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加强型复合检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32)和第二齿条(33)相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滑条,限位滑条与容置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加强型复合检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41)包括第一齿轮(411)和第二齿轮(412),第一齿轮(411)和第二齿轮(412)同轴连接,第一齿轮(411)的一侧贯穿井盖本体(2),并延伸至井盖本体(2)的外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加强型复合检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座(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齿纹(12),限位齿纹(12)与第一齿轮(411)啮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加强型复合检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4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转轴(421),固定转轴(4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422),第三齿轮(422)与第二齿轮(412)共同套接有同步带,检测杆(42)的下端设置有水位检测器,水位检测器与接收模块(51)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飞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飞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26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