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替代草原围栏且减排固碳的新型植物防护屏障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41143.2 | 申请日: | 2022-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9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浩;任立飞;王天佐;杨安;侯龙鱼;顾雪莹;任丽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00;A01K3/00 |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 代理人: | 张丽丽 |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替代 草原 围栏 减排固碳 新型 植物 防护 屏障 | ||
1.一种替代草原围栏且减排固碳的新型植物防护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雨季来临时,沿草原区域分界线定植两行或四行柠条,相邻柠条的行距为35~45cm,株距为75~85cm;
步骤二,在所述柠条的两侧分别定植两行驼绒藜,相邻的所述驼绒藜与所述柠条之间的行距为45~55cm,相邻两行所述驼绒藜之间的行距为25~35cm,株距为35~45cm;
步骤三,在所述驼绒藜的外侧分别定植两行木地肤,相邻的所述木地肤与所述驼绒藜之间的行距为45~55cm,相邻的两行所述木地肤之间的行距为35~45cm,株距为25~35cm;
步骤四,在上述植物形成的条带间散播花苜蓿;
步骤五,种植完成后,第一年和第二年让作物自由生长,禁止放牧采食;
步骤六,待到第三年,所述柠条、所述驼绒藜和所述木地肤形成稳定的群落及生物量,达到高密屏障的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代草原围栏且减排固碳的新型植物防护屏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沿草原区域分界线进行小穴打孔,孔内定植所述柠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代草原围栏且减排固碳的新型植物防护屏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优选的,相邻柠条的行距为40cm,株距为8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代草原围栏且减排固碳的新型植物防护屏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优选的,相邻的所述驼绒藜与所述柠条之间的行距为50cm,相邻两行所述驼绒藜之间的行距为30cm,株距为40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代草原围栏且减排固碳的新型植物防护屏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中,优选的,相邻的所述木地肤与所述驼绒藜之间的行距为50cm,相邻的两行所述木地肤之间的行距为40cm,株距为30cm。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替代草原围栏且减排固碳的新型植物防护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花苜蓿为中科1号花苜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11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漆料搅拌设备
- 下一篇:一种酱香型大曲酒固态发酵的生态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