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在环系统可靠性建模预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0847.8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7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然;王陶;明志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广电计量检测(西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吴松滨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可靠性 建模 预计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人在环系统可靠性建模预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定义人在环组成单元及其他组成单元,利用所有组成单元确定人在环系统的可靠性框图,并根据可靠性框图建立可靠性模型;获取各组成单元的可靠性数据,利用可靠性数据确定人在环系统的可靠性水平。本申请通过将人与产品的相互作用行为抽象为一个系统功能单元,考虑人员因素构建人在环系统的可靠性建模预计模型,使得其可靠性水平更加贴近真实场景,提高了可靠性建模预计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在环系统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在环系统可靠性建模预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人在环系统是指以若干硬件设备为主体、部分环节或部分设备在某些运行场景需要人参与决策或操作的复杂系统,例如舰船保障系统、半自动化工业流水线等。可靠性建模和可靠性预计是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
为了将人在环系统应用在可靠性建模分析工作中,现有技术提供了以下几类方法:第一类是通过构建人机系统,然后将其应用在可靠性建模分析过程中,但这种方式仅仅是将人作为主导方驱动机器完成任务,其并未考虑人员可靠性;第二类是机械的将人为可靠性系统与软硬件系统连接,彼此之间相互独立,无法有效分析人为因素对于可靠性建模分析的影响。第三类是针对设备运作后,通过考虑人为因素对评估结果进行修正,这种方式显然也无法研究人为因素与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因此,亟需一种人在环系统可靠性建模预计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在环系统可靠性建模预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考虑可靠性建模预计方法中的人员因素,有效分析人为因素与可靠性建模的内在联系,最终提高建模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人在环系统可靠性建模预计方法,包括:
定义人在环组成单元及其他组成单元,利用所有组成单元确定人在环系统的可靠性框图,并根据可靠性框图建立可靠性模型;
获取各组成单元的可靠性数据,利用可靠性数据确定人在环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利用所有组成单元确定人在环系统的可靠性框图,包括:
利用所有组成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人在环系统的可靠性框图;所述可靠性框图包括串联模型、并联模型、表决模型或混联模型;
所述混联模型由串联模型、并联模型和表决模型组合形成。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获取各单元的可靠性数据,包括:
获取人在环组成单元的可靠性数据,包括计算人在预设工作时间内的出错次数,计算人为行动的失效率。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获取各单元的可靠性数据,还包括:
利用应力预计法、相似产品法或数据统计法获取其他组成单元的可靠性数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人在环系统可靠性建模预计装置,包括:
可靠性建模模块,用于定义人在环组成单元及其他组成单元,利用所有组成单元确定人在环系统的可靠性框图,并根据可靠性框图建立可靠性模型;
可靠性预计模块,用于获取各组成单元的可靠性数据,利用可靠性数据确定人在环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可靠性建模模块,还用于:
利用所有组成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人在环系统的可靠性框图;所述可靠性框图包括串联模型、并联模型、表决模型或混联模型;
所述混联模型由串联模型、并联模型和表决模型组合形成。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可靠性预计模块,还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广电计量检测(西安)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广电计量检测(西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08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