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分中涂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38258.6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1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汤汉良;罗晖;马晓阳;李桂琴;赖浩城;刘其平;郭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明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7/45;C09D7/20;C09D7/61;C09D7/63;B05D7/24;B05D7/26;B05D1/38;B05D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严静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清远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分 涂漆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组分中涂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双组分中涂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包括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羟基丙烯酸树脂40~50份、聚酰胺蜡1~2份、有机膨润土0.2~0.5份、溶剂5~10份、流平剂0.2~0.5份、钛白粉25~35份和填料25~35份;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亲水性聚异氰酸酯固化剂42~49.5份、溶剂20~30份、脱水剂1~2份和湿固化聚氨酯树脂20~30份。本发明所述双组分中涂漆施工后形成中涂层,形成的中涂层具有高固含、免打磨、快速施工性、优异层间附着力、耐水不易起泡的特性,适合水性色漆涂层在中涂层上的涂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组分中涂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在车漆涂装工艺中色漆一般喷涂于中涂层上,其施工工序为:中涂漆干燥后形成中涂层,经打磨、清洁处理后,再喷涂色漆。色漆是汽车涂料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面漆,它赋予漆膜遮盖力、色彩效果。双组分中涂漆的交联度高,耐化学品性能好,与上层溶剂型色漆的层间附着力好,广泛应用于汽车修补行业。
但是,传统的溶剂型色漆中含有80%左右的VOC,是汽车涂装工业VOC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如果将其水性化,可使汽车涂装VOC的排放量大大降低。目前,水性色漆在欧洲、北美等国家被广泛使用,在我国的应用也是日益增长。随着水性色漆的大力推广和应用,也出现了对应的问题。例如水性色漆大部分的溶剂是水,而溶剂型色漆的溶剂大部分是有机溶剂,由于双组分中涂交联度高,有机溶剂可以对双组分中涂层表面产生轻微溶解而形成良好的层间附着力,而水对双组分中涂层,尤其是干燥以后的中涂层的溶解作用不如有机溶剂,导致上层的水性色漆涂层与下层的双组分中涂层之间附着力出现问题,具体表现为脱落或耐水后起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双组分中涂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双组分中涂漆施工后形成中涂涂层,水性色漆能有效附着在中涂涂层上,色漆层避免出现脱落或起泡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分中涂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包括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羟基丙烯酸树脂40~50份、聚酰胺蜡1~2份、有机膨润土0.2~0.5份、溶剂5~10份、流平剂0.2~0.5份、钛白粉25~35份和填料25~35份;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亲水性聚异氰酸酯固化剂42~49.5份、溶剂20~30份、脱水剂1~2份和湿固化聚氨酯树脂20~30份。
在车漆涂装工艺中,喷涂中涂漆,干燥后形成中涂层,再将水性色漆喷涂于中涂层上形成色漆层。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本发明提供的双组分中涂漆属于溶剂型中涂漆,将所述双组分中涂漆施工后,干燥1小时,形成的中涂层中羟基反应接近完成,而涂层中仍有部分亲水性聚异氰酸酯固化剂和较多的湿固化聚氨酯树脂,以及少量的溶剂,此时进行水性色漆的施工操作,在喷涂水性色漆后,中涂层中含有的部分亲水性聚异氰酸酯固化剂和较多的湿固化聚氨酯树脂能够有效地与上层水性色漆涂层中的羟基基团在层间的界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使中涂层无需打磨处理,即可保证形成的涂层具有优异的层间附着力和耐水性、不易起泡的特性。同时,固化完成后的涂层仍残留有极少量的亲水性聚异氰酸酯固化剂和部分湿固化聚氨酯树脂,在经受少量水汽的侵入时,涂层残留的亲水性聚异氰酸酯固化剂和部分湿固化聚氨酯树脂能与水汽反应,避免水汽对涂层产生破坏,从而使涂层具有长期的耐水性、不起泡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4:1。
优选的,所述亲水性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异氰酸酯基团与所述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羟基的摩尔比为(1.1~1.5):1。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亲水性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异氰酸酯基团与所述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羟基的摩尔比为1.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明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远明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82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