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月基近地小行星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37885.8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9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宋叶志;叶钊;曾春平;陈建兵;唐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李镝的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月基近 小行星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小行星监测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月基近地小行星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月球基站,其被配置为执行下列动作:对近地小行星进行观测以生成第一观测数据;以及将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发送至地面基站;以及地球基站,其被配置为执行下列动作:对所述近地小行星进行观测以生成第二观测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和\或所述第二观测数据确定所述近地小行星的轨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小行星监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月基近地小行星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通常通过地基系统对小行星进行监测,近年来有一些天基或者天地联合的小行星监测的项目,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在NASA资助下,开展人造卫星搜索近地小行星的研究。美国亚利桑那州有多台CCD光学望远镜进行小天体的探测与搜索工作。这些望远镜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项目,但项目主要也由NASA资助。欧洲提出了近地天体探测和物理研究合作计划,利用欧洲中小型望远镜配备CCD探测器进行联合搜索观测,欧洲有相当多的台站参与了该项目。另外,日本也在空间碎片、小天体探测领域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在冈山西南部等地布设小行星监测望远镜。为了保持在小行星探测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已经开展下一代小行星搜索计划,其中包括地面跟踪网与一些深空探测任务星载光学测量。
然而传统的地基光学系统在对小行星监测上存在较大的盲区,通过近些年撞击漏警事件可见,加强对小行星监测预警已经非常必要因此需要,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可以弥补地基测量的盲区,与现有的地基监测和天基监测形成互补,共同保护人类的地球家园。
发明内容
为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月基近地小行星监测系统,包括:
月球基站,其被配置为执行下列动作:
对近地小行星进行观测以生成第一观测数据;以及
将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发送至地面基站;以及
地球基站,其被配置为执行下列动作:
对所述近地小行星进行观测以生成第二观测数据;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和\或所述第二观测数据确定所述近地小行星的轨道。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规定,所述月球基站上布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光学望远镜,其中所述光学望远镜构成光学相机视场以便获取所述第一观测数据。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规定,所述月基近地小行星监测系统包括多个所述地球基站,其中多个所述地球基站被配置为在全球范围内接收所述月球基站的第一观测数据。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规定,所述月基近地小行星监测系统还包括:
中继卫星,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观测数据转送至所述地球基站。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规定,当所述近地小行星位于所述地球基站的不可视范围中时,通过所述第一观测数据确定所述近地小行星的轨道。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规定,当所述近地小行星位于所述月球站的不可视范围中时,通过所述第二观测数据确定所述近地小行星的轨道。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规定,所述第一和第二观测数据包括所述近地小行星在恒星星表中的投影,其中基于所述近地小行星在恒星星表中的投影计算所述近地小行星在天球坐标系下的赤经和赤纬,并且根据所述近地小行星在天球坐标系下的赤经和赤纬结合小行星的飞行动力学确定所述近地小行星的轨道。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月基近地小行星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由月球基站执行下列动作:
对近地小行星进行观测以生成第一观测数据;以及
将所述第一观测数据发送至地面基站;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78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