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热能的室内温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31799.6 | 申请日: | 202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6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宇甲;牛彦平;张文明;魏金桥;李小猛;韩志攀;王晓超;秦建帅;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89;F24F13/30;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泛想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0 | 代理人: | 张梅娟 |
地址: | 71006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热能 室内 温控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热能的室内温控系统,包括:地热系统,用于提供最原始的地热能;热交换器,将原始的地热能循环输送至各使用端;热交换器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热交换器的主输入端均与地热系统的输出端连接,热交换器分别和各使用端连接,热交换器和使用端形成一个热循环回路。通过热交换器分别与各使用端连接,使热交换器与各使用端形成循环系统,使地热分别应用于地暖供热系统、生活用水系统以及室内温度调节系统中;实现通过地热使室内温度调节到适宜居住的范围;无需额外加热实现生活随时可用热水;同时不需要额外的加热制冷耗能,只需要少量的电能便可以将地热带到室内进行供暖、制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热能的室内温控系统,属于地热能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建筑能耗主要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化石能源。绿色新能源占能源总量相对较少。纵观千古历史,人类总是以一位索取者的身份不断地向自然界索要着物质资源,殊不知这些资源需亿万年方才形成,而人类仅仅几百上千年便将之挥霍将尽。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8》,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8%~23%,在建筑能耗中又以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最高,约占60%左右,是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之一,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将作为倡导的发展方向,
浅层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具有储量大、无污染、无碳排放等特点,具有巨大的利用潜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现有的地热利用结构复杂造成使用成本过高、地热利用率低,造成了地热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地热能的室内温控系统,具体方案为:
一种地热能的室内温控系统,包括:
地热系统,用于给地暖系统提供最初始的热能;
热交换器,将原始的地热能循环输送至各使用端,所述热交换器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热交换器内换热介质与地热系统进行热量交换,所述热交换器分别和各使用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和使用端形成一个热循环回路,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换热管和蓄水箱;
所述蓄水箱位于换热管和使用端之间,所述蓄水箱的输入端与使用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蓄水箱的输出端与换热管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使用端的输入端与换热管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温控调节系统;
所述换热管位于地热系统中;
所述温控调节系统包括分流机构、控温箱以及换热器,
所述分流机构的输入端与换热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流机构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管路的输入端和第二管路的输入端;
第一管路的输出端和第二管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控温箱的输入端和换热器的输入端,
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与蓄水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与控温箱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流机构包括箱体、分流板以及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穿过箱体部分位于箱体内,部分位于箱体外;
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所述箱体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位于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之间,所述第一输出口的尺寸和与第二输出口的尺寸相同;
所述分流板设置在箱体内,所述分流板一侧设置有与滑槽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分流板另一侧活动连接在位于箱体内的驱动机构上,所述分流板的尺寸等于第一输出口的尺寸/第二输出口的尺寸与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之间尺寸之和。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输丝杠和驱动电机,
所述传输丝杠一端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传输丝杠与分流板平行,且与分流板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17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