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31463.X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9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张文轩;王家庆;李雪连;王晓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91/00 | 分类号: | C08L91/00;C08L93/04;C08K5/11;C08K5/13;C08L95/00;C09F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杨楠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再生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再生剂,包括:50~70重量份的基础油分,0.5~5重量份的增塑剂,10~20重量份的增黏树脂;所述基础油分为芳香烃含量为60%~70%的轻质油;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酯类增塑剂和柔性聚酯类增塑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黏树脂为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松香树脂乳液:将松香树脂乳液加热直至软化成流动状,然后向松香树脂乳液中加入氧化剂并使之反应得到红外光谱C=O官能团指数在0.16~0.32的混合乳液,最后调整所述混合乳液pH值为4.2~5.8,即得所述改性松香树脂乳液。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沥青再生剂的制备方法、使用方法。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沥青再生剂的再生性能更好,适用性更强,可有效恢复沥青材料尤其是高黏沥青的黏结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再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恢复沥青黏结力的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排水沥青路面由于其良好的排水性能、安全性和行车舒适性能等,在道路行业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排水路面特殊的骨架—空隙结构,在温度、雨雪、紫外线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高黏沥青胶结料的黏结力降低,发生剥落、飞散、坑槽等病害,导致路用性能降低。
沥青的再生是老化的逆过程,通常可通过掺加再生剂来对老化沥青进行再生。通过掺加再生剂(主要成分为低粘度油分)改善沥青四组分之间的配伍关系,溶解和分散多余的沥青质,提高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使其恢复和接近原性能。
当前技术中关于沥青再生研究的很多,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911321455.2公开了一种老化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由植物油20~50份、增塑剂0.5~4份,表面活性剂0.5~8份,抗氧化剂0.5~8份组成,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所述抗氧化剂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所述植物油选自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蓖麻油、亚麻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塑剂为环氧化植物油。该老化沥青再生剂主要针对的是基质沥青的再生,随着越来越多改性沥青的应用,该再生剂的使用条件受到了一定限制。又如专利CN106497097B公开了一种增效型沥青再生剂的制备方法,先萃取轻质油,再将橡胶粉进行改性,最后将所得的浓缩轻质油、橡胶粉、SBS、抗老化剂、耐老化剂进行混合后制备增效型沥青再生剂。该发明虽能提升沥青的耐老化、高温和粘弹性,但该再生剂配方中含有橡胶粉,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刺鼻气味,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SBS价格昂贵,在其配方中占比较高,再生剂成本大。
CN201410828996.5的一种反应型废旧SBS改性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组分调节剂、结构修复剂、增塑剂和缓粘剂改善废旧SBS改性沥青的高低温及疲劳性能。采用结构修复剂与老化沥青反应,该过程中存在副反应,产物转化效率低,增加使用成本,同时由于改性沥青老化的复杂性,副反应的产物可能会影响改性沥青的性能。
综上可知,现有沥青再生技术普遍存在适用性差,再生性能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现有沥青再生技术普遍无法有效恢复沥青材料尤其是高黏沥青的黏结力,无法满足排水沥青路面所使用高黏沥青的黏结力再生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沥青再生剂,其再生性能更好,适用性更强,可有效恢复沥青材料尤其是高黏沥青的黏结力。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沥青再生剂,包括:50~70重量份的基础油分,0.5~5重量份的增塑剂,10~20重量份的增黏树脂;所述基础油分为芳香烃含量为60%~70%的轻质油;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酯类增塑剂和柔性聚酯类增塑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黏树脂为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松香树脂乳液:将松香树脂乳液加热直至软化成流动状,然后向松香树脂乳液中加入氧化剂并使之反应得到红外光谱C=O官能团指数在0.16~0.32的混合乳液,最后调整所述混合乳液pH值为4.2~5.8,即得所述改性松香树脂乳液。
优选地,所述柠檬酸酯类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丁酯、柠檬酸三乙酯、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14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