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逆流防针刺留置针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30117.X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8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张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32;A61M3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地址: | 2151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流 针刺 留置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防逆流防针刺留置针,包括针管组件和导管组件,针管组件包括针管座和针管,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座和导管,针管穿设于导管内,针管组件和导管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进行可拆卸地连接,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件,导管座和针管座提高连接座连接,连接座的前端通过一弹性瓣膜与导管座的内壁固接,弹性瓣膜的轴心具有可收缩的弹性开口;连接件滑动设置于连接座内,连接件的前端可通过轴向移动驱动弹性开口的开闭,连接件同轴内置有一防针刺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组件连接针管组件和导管组件,连接组件内可移动的连接件与防针刺组件相配合,使得拔出针管的动作同时完成防逆流防针刺的双重作用,既提高了使用效率,又保证了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逆流防针刺留置针。
背景技术
留置针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输液工具,由导管组件、针管组件组成。临床使用时,将针头护帽取下,穿刺针带着导管同步进入人体的静脉血管。见到回血后,确认静脉穿刺成功,将穿刺针抽出,而只将材质柔软的导管保留在静脉血管内。药液通过软质导管输入人体,导管配合血液抗凝剂的使用,可在人体静脉安全留置时间内供多次输液使用,这样就避免了频繁穿刺给患者造成痛苦。
在实际使用中,当留穿刺针拔出后,会不可避免地带出一些血液、药液等混合的体液,在一些特殊病人的护理中,这些体液有感染传播的安全风险。另外,穿刺针拔出后,直接外露,稍不注意就容易刺破医护人员或病患,造成二次伤害,同样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如何提高留置针的安全使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逆流防针刺留置针。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防逆流防针刺留置针,包括针管组件和导管组件,所述针管组件包括针管座和固设于所述针管座前端的针管,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座和固设于所述导管座前端的导管,所述针管穿设于所述导管内,所述针管组件和导管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进行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件,所述连接座固设于所述导管座内,所述针管座连接于所述连接座的尾端,所述连接座的前端通过一弹性瓣膜与所述导管座的内壁固接,所述弹性瓣膜的轴心具有可收缩的弹性开口;所述连接件滑动设置于所述连接座内,所述连接件的前端可通过轴向移动驱动所述弹性开口的开闭,所述连接件同轴内置有一防针刺组件,初始状态下,所述针管组件和导管组件相连接,所述针管依次穿设于所述防针刺组件、连接件、弹性开口和导管内;第二状态下,所述针管组件和导管组件相分离,所述针管的针尖移动至所述防针刺组件内,并通过后移使所述防针刺组件与所述连接件分离,同时,所述连接件受所述防针刺组件驱动后移,与所述弹性瓣膜分离,以使所述弹性开口闭合以密封所述导管座。
优选的,所述弹性瓣膜具有弹性膜面,所述弹性膜面的外边沿向其轴心延伸形成有一组切口,所述切口在所述弹性瓣膜的轴心相交形成所述弹性开口。
优选的,所述弹性瓣膜的外边沿向其轴心延伸有一组与所述弹性膜面相连的延伸臂,所述延伸臂的端部两两之间形成间隔,每个所述间隔内的所述弹性膜面上具有一条所述切口。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一内部中空的锥形头部和分设于所述锥形头部两侧的连接臂,所述连接座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臂相匹配的滑槽,所述连接臂在所述滑槽内做轴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防针刺组件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所述连接臂的内侧面的尾端设置有一挡块,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所述挡块与防针刺组件的尾端抵接;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挡块与所述防针刺组件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01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