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竹果壳净油卷烟滤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30007.3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4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震;舒云波;倪和朋;王晓斌;马俊;朱绍胤;郑方;张峻松;张玎婕;邹琦;陶寅莹;李腾;王娜;朱华成;谭淞彦;张钱双燕;冯青;张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3/02 | 分类号: | A24D3/02;A24B15/26;A24B1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达恒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6531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壳 卷烟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竹果壳净油卷烟滤棒的制备方法,属于卷烟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山竹果壳样品预处理;S2、山竹果壳净油浸膏的制备;S3、山竹果壳净油的制备;S4、山竹果壳净溶剂的制备;S5、山竹果壳加香滤棒的制备;S6、将步骤S5得到的山竹果壳加香滤棒应用于卷烟,密封保存。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成本低,制备的加香卷烟,能够增加卷烟香气、烟气浓度,降低烟气的杂气和刺激性,具有一定的降焦减害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烟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山竹果壳净油卷烟滤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山竹是藤黄科藤黄属植物,是一种种间杂交的异源多倍体果实,属于热带中高型常绿冠状乔木,树皮黑褐色,树形整洁美观,单叶对生,果实成熟时呈紫红色,果肉呈透明白色。目前有关山竹果壳中成分的报道较少,有关报道对山竹果壳中的成分进行了提取鉴定,发现山竹果壳中富含丰富的多酚类、呫吨酮类、苯甲酮类,双黄酮类、多萜类等化合物。现代研究显示山竹果壳提取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抗HIV等作用,长久以来作为东南亚国家的传统中药来治疗腹痛、疟疾以及止血等疾病。
近年来,随着卷烟消费个性化趋势的日益明显,滤棒加香、接装纸加香、包装材料加香已逐步成为赋予产品特征香味、突出卷烟产品的个性化风格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滤棒加香技术中,丝束加香是指将香精香料溶于三醋酸甘油酯中制备加香滤棒的方法,这种无线加香方式是滤棒加香的新手段,有极大的空间满足加香量的要求。但是加入不同的香料,卷烟的品质及香气不同,并且加香后的卷烟在燃吸过程中也会释放一定的危害性烟气。因此,改善卷烟的品质,提高卷烟香气、掩盖杂气、改善烟气细腻柔和程度以及增加烟气回甜,同时达到减害降焦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竹果壳净油卷烟滤棒的制备方法,可以合理利用国内外丰富的废弃山竹资源,还赋予了卷烟特殊的香气,降低卷烟的刺激性,改善烟余味,提升卷烟口感,起到了减害降焦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山竹果壳净油卷烟滤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山竹果壳样品预处理:将山竹果壳粉碎,得到山竹果壳粉;
S2、山竹果壳净油浸膏的制备:取步骤S1得到的山竹果壳粉用乙醇浸泡提取72h,将提取后的溶液进行减压蒸馏,得到山竹果壳提取物浸膏;
S3、山竹果壳净油的制备:用乙醇溶液萃取步骤S2得到的山竹果壳提取物浸膏,萃取液经过减压蒸馏低温蒸去乙醇得到山竹果壳净油;
S4、山竹果壳净溶剂的制备:将步骤S3得到的山竹果壳净油以一定比例溶于三醋酸甘油酯中,并搅拌均匀,得到含有山竹果壳净油的溶剂;
S5、山竹果壳加香滤棒的制备:将步骤S4得到的含有山竹果壳净油的溶剂混合均匀并加热雾化,喷洒至滤棒丝束表面,得到山竹果壳加香滤棒;
S6、将步骤S5得到的山竹果壳加香滤棒应用于卷烟,制得丝束加香卷烟。
作为优选,步骤S1所述山竹果壳经自然风干后,用粉碎机磨碎,过40~80目筛。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取步骤S1得到的山竹果壳粉为原料,用90~100%的乙醇常温浸泡提取3~5次,每次72h。
作为优选,步骤S3所述萃取山竹果壳提取物浸膏的乙醇溶液的浓度为90%。
作为优选,步骤S3所述萃取液经零下20℃冷冻处理,除去不溶于乙醇的物质,再进行减压蒸馏。
作为优选,步骤S4所述山竹果壳净油按三醋酸甘油酯重量的0.1%~0.8%溶于三醋酸甘油酯中。
作为优选,步骤S5所述山竹果壳净油的溶剂加热雾化后,按丝束重量的8%~10%喷洒至滤棒丝束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00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