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坡基坑冠梁顶沉降监测装置及观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9927.3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6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韵;诸葛爱军;喻志发;袁方龙;刘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4 | 分类号: | G01C5/04;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蒙建军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冠梁顶 沉降 监测 装置 观测 方法 | ||
1.一种放坡基坑冠梁顶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在冠梁顶部的下储液罐;所述下储液罐上开设有出水孔;
固定在坡顶的上储液罐;所述上储液罐上开设有进水进气孔;
用于监测下储液罐内水压的液压表;
用于监测上储液罐位置变化的高程刻度尺;其中:
所述下储液罐通过连通管与上储液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坡基坑冠梁顶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储液罐和下储液罐由透明玻璃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坡基坑冠梁顶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储液罐和下储液罐的内腔为圆形或方形,高度为20cm,罐体的直径或边长为10cm。底板直径或边长为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坡基坑冠梁顶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储液罐通过底板固定在坡顶;所述下储液罐通过底板固定在冠梁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坡基坑冠梁顶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下储液罐的侧壁底部连接,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与上储液罐的侧壁底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坡基坑冠梁顶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处连接有L形的出水孔管,所述出水孔管的出口竖直向上,且出水孔管的出口高度不低于液压表的表中心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坡基坑冠梁顶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为塑料软管,管径为10mm。
8.一种放坡基坑冠梁顶沉降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放坡基坑冠梁顶沉降监测装置完成如下步骤:
S1、将两个储液罐分别固定在冠梁顶和坡顶,并用连通管连接两个储液罐;
S2、打开出水孔和进水进气孔,通过进水进气孔向上储液罐内注水,待下储液罐的出水孔管有水流出后,关闭出水孔,继续注水直至上储液罐内的储水量达到储液罐容积的1/2及以上;
S3、观测液压表数值,记录初始压力值P0;
S4、利用地面高程测量的后视基准点,采用水准仪观测高程刻度尺的读数,计算出坡顶储液罐的高程初值为H0;
S5、按照监测频次要求,定期观测液压表的数值,记录为Pi;利用地面高程测量的后视基准点,采用水准仪观测高程刻度尺的读数,计算出坡顶储液罐的高程值为Hi;
S6、每次观测得到的冠梁顶沉降值用下式计算:
Si=(Hi-H0)+(Pi-P0)/(ρg);
式中:Si为每次测量计算出的冠梁顶沉降值,单位是m;
Hi为第i次测量计算出的上储液罐的高程值,单位是m;
H0为第一次测量计算出的上储液罐的高程初始值,单位是m;
Pi为第i次观测的液压表压力值,单位是Pa;
P0为第一次观测的液压表压力值,单位是Pa;
ρ为水的密度,单位是kg/m3;
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是N/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99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