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变频模块校测一体自动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6147.3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2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徐今;余鹏程;吴光勋;张琦;李可;莫骊;刘海明;高红星;潘永强;吴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闫客;叶濛濛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变频 模块 一体 自动 测试 平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通道变频模块校测一体自动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包括:测控信息化服务器、校测一体机、测试仪表和待测品,测控信息化服务器分别与校测一体机和测试仪表连接,测试仪表连接待测品;校测一体机包括信号分配模块和变频校准模块,测试仪表经信号分配模块与待测品连接,测试仪表中矢量网络分析仪与变频校准模块连接,利用变频校准模块进行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校准,得到校准文件存入矢量网络分析仪;测控信息化服务器配置测试参数,调取校准文件,根据测试项目生成测试指令发送至测试仪表;测试仪表产生微波射频信号至待测品并获取测试数据,测控信息化服务器对测试数据进行局域网发布。本发明基于校准文件进行自动化测试,测试误差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射频模块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变频模块校测一体自动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雷达、通讯和电子对抗系统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变频技术,加之相控阵技术的广泛应用,多路变频通道数量越来越多。变频模块的测试指标繁多,使用传统的人工测试非常费时费力,而且对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技术人员的微波技术基础,能力水平,操作熟练度等都会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
自动测试是微波模块测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一种趋势,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便于对待测品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分析。
数据网络信息化也是测试系统发展的一个方向,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传递和共享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对待测品的快速分析能力和快速检验能力。现有的微波变频模块测试系统的孤立也造成了数据分析及检验流程的不便和效率低下。
相关技术中,申请公布号为CN10773353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星载多路微波接收机\变频器的测试方法和系统,包括开关网络、控制器、矢量网络分析仪、频谱分析仪和功率计;开关网络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选择性的将矢量网络分析仪、频谱分析仪、功率计连接到星载多路微波接收机或变频器;控制器控制实现通道增益、增益平坦度或增益斜率测试、幅度一致性测试、1dB压缩点测试、开关机指令测试、增益增减指令测试。但该方案只涉及接收机、变频器的一般测量项目,无法进行变频校准和测试数据的网络信息化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降低多通道变频模块的测试误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通道变频模块校测一体自动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包括:测控信息化服务器、校测一体机、测试仪表和待测品,所述测控信息化服务器分别与所述校测一体机和所述测试仪表连接,所述测试仪表通过电缆连接所述待测品;所述校测一体机包括信号分配模块和变频校准模块,所述测试仪表经所述信号分配模块与所述待测品连接,所述测试仪表中的矢量网络分析仪与所述变频校准模块连接,其中:
利用所述变频校准模块进行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校准,得到多路变频通道每一路的校准文件并存入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作为测试所述待测品的测试基准;
所述测控信息化服务器用于配置所述待测品的测试参数,调取所述校准文件,根据所需测试项目生成测试指令并发送至所述测试仪表;
所述测试仪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测试指令产生相应的微波射频信号输入至所述待测品,并基于所述信号分配模块进行信号的多路分配及测试顺序的控制,以使所述待测品输出信号反馈至所述测试仪表;
所述测试仪表传输测试数据至所述测控信息化服务器进行存储;
所述测控信息化服务器执行INTERNET服务管理功能,进行局域网发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61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