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落石方法、柔性拦挡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4809.3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8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杨堉果;范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7/04 | 分类号: | E01F7/04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童笛 |
地址: | 610017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方 柔性 拦挡 结构 及其 设计 方法 施工 | ||
1.一种防落石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防护区的坡脚平整处用立柱对穿若干防护绳以形成间距小于落石块径的柔性拦石墙,防护绳的至少一端部活动经过立柱后连接摩擦块,柔性拦石墙在落石冲击的作用下能够使防护绳牵拉摩擦块发生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落石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摩擦块设置于倾斜面上,柔性拦石墙在落石冲击作用下能够克服摩擦块的重力做功以及摩擦力做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落石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护绳的至少一端上连接有弹性缓冲器,柔性拦石墙在落石冲击的作用下能够先拉伸弹性缓冲器再牵拉摩擦块发生相对移动。
4.一种柔性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立柱墙(4),所述立柱墙(4)上并列穿设有防护绳(3),所述立柱墙(4)之间的所述防护绳(3)用于拦截落石(1),所述防护绳(3)与所述立柱墙(4)滑动连接,所述防护绳(3)的自由端连接用于配重的摩擦块(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墙(4)设有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竖向滑轮(5)和横向滑轮(6),所述竖向滑轮(5)的弧面段对应所述横向滑轮(6)的弧面段位置呈交叉设置,所述横向滑轮(6)用于支撑所述防护绳(3),所述竖向滑轮(5)用于承接所述防护绳(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柔性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墙(4)设有供所述防护绳(3)穿设的通道,所述滑轮组件位于所述通道中部,所述通道的两端呈渐变扩大形状;或者,在所述通道的出入口处分别设置所述滑轮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2)相对所述立柱墙(4)位于远离边坡侧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防护绳(3)的自由端对应连接一个所述摩擦块(2),位于所述立柱墙(4)同侧的所有所述摩擦块(2)在平面上并列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绳(3)的自由端上设有弹性缓冲器(7),所述弹性缓冲器(7)连接所述摩擦块(2)。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墙(4)在靠山侧设有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从靠山侧到远山侧的纵截面尺寸逐渐增大,所述防护部的横截面尺寸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11.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墙(4)内设有锚杆(8),所述锚杆(8)连接稳定地层。
12.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2)位于倾斜的地面上,且所述摩擦块(2)所处平面位置比所述立柱墙(4)所处平面位置低。
13.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2)为混凝土块。
14.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4-13任一项所述柔性拦挡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拦挡结构施工位置;
根据拦挡结构所要防护落石区域的位置高度,获取落石(1)在抵达拦挡结构位置处的撞击能量;
根据计算得到的落石撞击能量,在该落石撞击能量能够转化为摩擦块(2)产生摩擦做功的基础上,由能量守恒定律,获取摩擦块配重及摩擦块(2)到立柱墙(4)距离之间的关系,得到摩擦块配重或摩擦块(2)到立柱墙(4)距离的参数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48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