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冠病毒重症蛋白的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723308.3 | 申请日: | 2022-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7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 发明(设计)人: | 于正洪;张晶芯;张雪宁;陆放;顾远;于昊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C07K14/165 | 分类号: | C07K14/165;C07K1/14;B01L1/00;B01L3/02;B01L9/00 |
| 代理公司: | 云南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24 | 代理人: | 占国霞 |
| 地址: | 2100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毒 重症 蛋白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冠病毒重症蛋白的分离装置,涉及蛋白分离技术领域;而本发明包括蛋白分离器,蛋白分离器的一端内部开设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密封门,且第一密封门上设有第一把手,第一腔体的内腔底部设有输送机构,且输送机构上可拆卸设有载玻片;通过输送机构与注液机构的配合使用,能够带动四个载玻片做九十度的间歇性转动,且能够带动阻尼盘做九十度的间歇性转动,从而能够使四个弧型通槽交替与穿孔进行间歇性连通,进而能够将阻尼桶内患者的体液较为均匀的导向四个载玻片上,无需人工手动进行作业,从而提高了效率且节省了人力,此外,减少了体液与人体的接触,进而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蛋白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冠病毒重症蛋白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会出现以发热、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的症状,其中部分少数患者还伴有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
当前在对新冠病毒重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医护人员手动将患者的体液滴附在载玻片上并手动将盖玻片与其贴合,然后再送入相关器材内进行蛋白质分离作业,然而手动作业会耗费大量人力且增加了体液与人体的接触,进而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新冠病毒重症蛋白的分离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手动滴附体液耗费人力以及增加感染风险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冠病毒重症蛋白的分离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冠病毒重症蛋白的分离装置,包括蛋白分离器,蛋白分离器的一端内部开设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密封门,且第一密封门上设有第一把手,第一腔体的内腔底部设有输送机构,且输送机构上可拆卸设有载玻片,第一腔体的内壁上设有与输送机构配合使用的注液机构,第一腔体的内部设有与载玻片配合使用的覆盖机构,且覆盖机构上可拆卸设有盖玻片,第一腔体靠近覆盖机构的一侧设有与输送机构配合使用的连接机构。
优选地,输送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与竖杆,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腔体的内腔底部,第一腔体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伺服电机固定插设在安装座内,且伺服电机输出端的末端固定套接有转盘,转盘上固定安装有配合使用的V型杆与弧型限位板,V型杆远离转盘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杆,竖杆转动插设在第一腔体内,且竖杆的底端固定套接有半球形壳体,半球形壳体上开设有阵列分布的推槽与弧型限位槽,且推槽与弧型限位槽呈交错分布,弧型限位板能够滑动卡设在弧型限位槽内,且推杆能够活动插设在推槽内,竖杆的上端固定套设有载板,且载板上开设有阵列分布的插槽,载玻片能够滑动插设在插槽内。
优选地,注液机构包括阻尼桶与阻尼盘,阻尼桶固定安装在第一腔体的内壁上,第一腔体内腔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座,阻尼桶固定插设在第一支座内,且阻尼桶的顶端贯穿蛋白分离器并在其末端螺纹套接有密封盖,且阻尼桶的底端贯穿开设有穿孔,阻尼盘固定套设在竖杆的顶端,且阻尼盘与阻尼桶的底端活动贴合,阻尼盘上贯穿开设有阵列分布的弧型通槽,且弧型通槽能够与穿孔相连通,阻尼盘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弧型通槽配合使用的集液管,且集液管呈阵列分布,集液管的底端连通设有注液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33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与涂覆一次成型的工装
- 下一篇:一种移动机构和成型加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