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团无探测数据区的云粒子相态生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23194.2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4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震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W1/00 | 分类号: | G01W1/00;G06F1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和占宏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云团 探测 数据 粒子 相态 生长 方法 | ||
1.一种云团无探测数据区的云粒子相态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获取云团有效观测区联合主动和被动卫星载荷异构的云相态数据,将多源异构的云相态进行空间维度统一,具体方法为:
利用PARASOL、Aqua、CALIPSO和CloudSat四类卫星获取CALIOP、CPR和POLDER3、MODIS的卫星载荷云相态数据,记为;
选择云相态空间分辨率最高的CALIOP云相态为参考标准维度,对其他CPR、POLDER3和MODIS云相态进行二维重构,得到调整后的云相态;
从云团伞型的云顶水平向和云团内部垂直向实现云相态动态融合,得到云团有效观测区伞型云相态融合结果集;
所述实现云相态动态融合具体方法为:基于云团有效观测区伞型结构,在伞型结构云顶方向和垂直方向建立四/两载荷多目标最优化融合算法,算法如下:
其中,,,分别表示POLDER3、MODIS、CALIOP、CPR调整后的云相态反演结果,分别表示四个载荷云相态在水平融合过程中的权重系数,分别表示两个载荷云相态在垂直融合过程中的权重系数,表示云顶相态融合结果,表示垂直廊线上的云相态融合结果,和分别为云顶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相态融合冗余;
利用云相态融合结果集对云层内探测数据缺失区域开展粒子相态生长数学模型,重构无探测数据区的云粒子形态,获取云团非有效探测区域的三维空间相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团无探测数据区的云粒子相态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云团有效观测区伞型云相态融合结果集的具体方法为:根据多目标最优化融合算法获取云顶相态融合结果集HF=和垂直廓线上的云相态融合结果集VF=,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云团无探测数据区的云粒子相态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展粒子相态生长数学模型研究具体方法为:联合云团顶部相态、云顶高度、云底高度与云廓线粒子相态,以云顶相态融合结果集HF与垂直云相态融合结果集VF的交集为生长点,构建基于改进的蒙特卡罗规则的相邻粒子相态生长模型;模型如下:
假设生长起点云粒子相态为,其同层邻近粒子相态可用以下生长公式推导:
其中分别为生长终点距离生长起点沿X轴Y轴Z轴的投影单位距离,,分别为左下右下云粒子的蒙特卡罗生长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云团无探测数据区的云粒子相态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生长公式和所述蒙特卡罗生长因子,推导当前云粒子左下方和右下方云粒子的相态,并依次循环递推得到下一个相邻云粒子在不同蒙特卡罗生长因子作用下的云粒子相态,构建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相邻云粒子相态生长模型,获取每层未探测区域的云粒子相态,重构整个云团非有效探测区域的三维云粒子相态,实现统一空间下非有效探测数据区的云相态动态协同反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学院,未经昆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31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