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热压的建筑竖井的自然通风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722230.3 | 申请日: | 2022-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64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郑坤;韩武松;宋占寿;郭然;赵刚;郑世伟;曹荣光;郭丝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F24F11/64;F24F11/74;F24F11/81;F24F11/88;F24F11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李研暾 |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热压 建筑 竖井 自然通风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利用热压的建筑竖井的自然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每层的室内温度,判断所述室内温度是否在人员舒适范围内,若所述室内温度在所述舒适范围外,获取室外温度,并将在所述舒适范围外的室内温度对应的楼层标记为待调温层;
步骤2、判断所述待调温层的室内温度是否大于所述室外温度,若大于,且该温度差大于等于预设温度差值,执行步骤3;
步骤3、根据所述待调温层内的所有人员发热量、照明发热量、电子设备发热量和该待调温层面积,获取所述待调温层的室内余热;
获取若干个压力相关参数,所述压力相关参数包括:每层室内房间所对应的静压、每层对应的竖井内静压、每层外界环境所对应的压力;
步骤4、根据每层的室内温度,获取每层室内的空气密度,根据所述室外温度,获取室外的空气密度;
步骤5、根据所述待调温层的室内余热、所述待调温层的室内温度、所述室外温度和所述待调温层室内的空气密度,计算所述待调温层所需的通风量;
计算所述待调温层的热压,该计算公式为:
其中,ΔPi为所述待调温层的热压,ζi为部件局部阻力系数,vi为空气流速,ρi为第i层对应的室内的空气密度,H为竖井高度,De为竖井当量直径,λi为摩擦阻力系数,n为总层数,i为层数;
步骤6、根据所述待调温层所需的通风量、所述若干个压力相关参数和所述待调温层的热压,利用自然通风孔口方程,获取所述待调温层出风口的面积,并根据所述待调温层出风口的面积,调整出风口的大小;所述自然通风孔口方程,具体为:
其中,mi为第i层所需的通风量,C为流量系数,Ai为第i层出风口的面积,ρi为第i层每层的室内温度所对应的密度,ΔPi为所述待调温层的热压,Pi为第i层室内房间所对应的静压,Pi,为竖井内第i层所对应的静压,Pw,为第i层外界环境所对应的压力,h为每层楼的层高,h0为建筑物顶部出屋面高度,λi为第i层的沿程阻力损失,ζi,a为第i层支管与主管道汇合的直管的局部阻力系数,mi,a为竖井内第i层混合后的通风量,A*为竖井的横截面积,r为中和面对应的层数,g为重力加速度;
步骤7、测量每层竖井外压差,若所述竖井外压差小于零,则关闭所述待调温层出风口;
步骤8、当所述待调温层的温度差小于所述预设温度差值时,关闭所述待调温层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热压的建筑竖井的自然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舒适范围具体包括夏季舒适范围和冬季舒适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热压的建筑竖井的自然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夏季舒适范围为24~28℃;所述冬季舒适范围为18~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热压的建筑竖井的自然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预设温度差值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热压的建筑竖井的自然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待调温层所需的通风量,该计算公式为:
其中,m为所述待调温层所需的通风量,所述Q为所述待调温层的室内余热,c为空气比热,c=1.0kJ/(kg·℃),tp为所述待调温层的室内温度,twf为所述室外温度,ρ为所述待调温层室内的空气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热压的建筑竖井的自然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所述待调温层的室内余热等于所述待调温层的人员发热量、照明发热量、电子设备发热量求和后与所述面积乘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22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