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打印设备及其光源控制方法、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19563.0 | 申请日: | 2022-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2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梁宇浩;万欣;丁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黑格智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45/12 | 分类号: | H05B45/12;H05B45/30;H05B47/11;H05B47/165;B29C64/264;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杜杨 |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打印 设备 及其 光源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三维打印设备及其光源控制方法、装置,涉及光源控制技术领域。该三维打印设备包括选择性透光屏,光源包括多个LED灯组,该光源控制方法包括:向多个LED灯组提供电流,接收LED灯组发出的光线透过选择性透光屏后的多个第一光照数据,依据多个第一光照数据之间的关系调节对应的LED灯组的驱动电流,以使多个LED灯组的第一光照数据一致。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打印设备及其光源控制方法、装置具有稳定性更强,出光一致性更好,且延长了选择性透光屏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源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维打印设备及其光源控制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存在的3D打印机技术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增量工艺主要区别在于层叠方法和使用的材料,例如立体光固化成型(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SLA)、挤压型的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ling,FDM)、颗粒型的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层积型的分层实体制造(Laminated ObjectManufacturing,LOM)以及光聚合型的数字光处理技术(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等。
相关技术中,已经研制LCD掩膜技术(LCD masking)使用在3D打印技术中,最早的创客用普通电脑LCD(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显示器去掉背光板,加上405nm的UV(Ultra Violet)LED(Light Emitting Diode)灯珠做背光灯板,实现在LCD的光固化3D打印。然而当前的LCD 3D打印技术尚存在一些缺点,而难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打印设备及其光源控制方法、装置,以解决三维打印设备中选择性透光屏的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打印设备的光源控制方法,三维打印设备包括选择性透光屏,光源包括多个LED灯组,光源控制方法包括:
向多个LED灯组提供电流;
接收LED灯组发出的光线透过选择性透光屏后的多个第一光照数据;
依据多个第一光照数据之间的关系调节对应的LED灯组的驱动电流,以使多个LED灯组的第一光照数据一致。
可选地,第一光照数据包括光照强度,依据多个第一光照数据之间的关系调节对应的LED灯组的驱动电流,以使多个LED灯组的第一光照数据一致的步骤,包括:
在多个第一光照数据对应的第一光照强度中的至少部分不相等时,调大第一光照强度较小的LED灯组的驱动电流,和/或调小第一光照强度较大的LED灯组的驱动电流,以减小多个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
可选地,向多个LED灯组提供电流的步骤包括:向多个LED灯组提供恒流电流;光源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LED灯组发出的光线透过选择性透光屏后的第二光照数据;
依据第二光照数据与预设光照数据之间的关系调节恒流电流,以使第二光照数据与预设光照数据一致。
可选地,第二光照数据和预设光照数据包括光照强度,依据第二光照数据与预设光照数据之间的关系调节恒流电流,以使第二光照数据与预设光照数据一致的步骤,包括:
在第二光照数据对应的第二光照强度未达到预设光照数据对应的预设光照强度时,增大恒流电流,以减小第二光照强度与预设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
可选地,还包括:
至少一次接收第一光照数据和第二光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黑格智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黑格智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95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