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黄土湿陷性的地基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19301.4 | 申请日: | 2022-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1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贺瑞霞;王健;郝延周;贾明钊;张俊征;白哲;张硕;高博楠;王耀萱;王金龙;张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城建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陈文丽 |
| 地址: | 46703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黄土 湿陷性 地基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消除黄土湿陷性的地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桩体施工前的地基场地进行检测,得出地基处理前原状土地基的物理力学特性;
步骤二:对施工地基场地进行划分,将其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地基加固区,且将地基加固区分为边侧加固区和中部加固区;
步骤三:在边侧加固区和中部加固区的固定位点处,进行柴油锤冲击成孔,然后在桩孔内部填料处理;
步骤四:边侧加固区和中部加固区桩体施工完成后,对桩体的桩间土挤密系数、桩间土湿陷系数和桩体密实度进行检测,从而确定其加固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黄土湿陷性的地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地基场地进行检测的具体操作如下:
以现场勘察报告资料为基础,在施工场地范围内均匀确定3个探井位置,钻头取样不同深度的原状土,通过实验,得出原状土的含水率、土粒比重、干密度、最大干密度、饱和度、孔隙比等物理指标,从而了解施工场地原状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对试验场地进行初步评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黄土湿陷性的地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样标准如下:
根据原设计桩长确定探井深度为6米,在取样深度内每1m取一个土样,一共3组,最后共计取样18个,土样编号,将土样带回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黄土湿陷性的地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进行柴油锤冲击成孔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采用柴油锤冲击成孔,利用打桩机将钢管打入土中,钢管的直径与桩孔相同,在锤击过程中桩周土的挤密性逐渐提高,成孔完成后将钢管缓慢拔起,当孔底已达到有效深度时,方可进行填料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消除黄土湿陷性的地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夯锤直径为300mm,质量为1.5吨,每一层填料的夯击次数为6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黄土湿陷性的地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侧加固区为三排加固桩基组成,且三排加固桩基全部为灰土挤密桩,三排所述加固桩基之间的距离为4.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黄土湿陷性的地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加固区为三排混合加固桩基组成,且三排所述混合加固桩基之间的距离为3.8mm,所述混合加固基桩包括两个混料基桩和四个灰土挤密桩组成,且两个混料基桩和四个灰土挤密桩呈直线型均匀设置,且每隔两个灰土挤密桩设置一个混料基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黄土湿陷性的地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混料基桩的具体填料施工方法如下:
对建筑垃圾进行粉碎处理,使得其粉碎后的粉碎料粒径小于800目,将处理后的建筑垃圾作为粗骨料填入桩孔中,然后干燥黄土进行细骨料填充进入桩孔,交替填充六层,且在每一层填充完毕后,都采用锤冲击严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城建学院,未经河南城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93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