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测定粉尘表面黏附性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10220.8 | 申请日: | 2022-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5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龙;曾婷;李沐洹;李文龙;石定莲;钟乙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涂志刚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测定 粉尘 表面 黏附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测定粉尘表面黏附性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拉断单元、齿轮单元、曲柄机构、底座、圆盘单元、套筒单元;所述拉断单元、齿轮单元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拉断单元设置在靠近齿轮单元左侧,所述齿轮单元上方设有曲柄机构;所述曲柄机构一侧固定在底座上,另一侧固定在齿轮单元上;所述圆盘单元设置在齿轮单元上;所述套筒单元固定在曲柄机构上方;方法包括:通过使用低速电机与弹力绳结合进行拉断操作,采用齿轮单元与曲柄机构配合进行自动装配套筒和自动加料的操作。本发明可以精准捕捉粉尘剥离瞬间对应力的变化,避免了人工装配带来的实验误差,大幅度提高精度和可重复性,测量过程耗材少、可回收再次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尘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全自动测定粉尘表面黏附性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粉尘的黏附性在众多领域都备受关注,如在实际工程中粉尘黏附性会影响含尘气体输送管道的倾斜角设计、影响过滤除尘器的清灰难易程度等。在过滤除尘器中,滤料会由于粉尘表面黏附力过大导致清灰困难,进而引起尘饼结块堵塞,且不同的粉尘在不同的环境(如温度、湿度、气体组分等)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黏附力,会导致除尘滤芯在喷吹清灰中尘饼剥离时常不充分,降低清灰效果。
粉尘表面黏附性现行的国标测量方法为GB/T 16913-2008中的垂直拉断法,该方法通过使用黏度天平,将粉尘样品放置在黏度天平左臂挂钩,并在右臂挂盘上放置盛水筒,通过注水器向筒内注水,在注水的同时观察天平指针,当指针指到中间位置即停止注水,此时尘样已被垂直拉断,将有半截尘样的上套筒取下,连筒带尘全部放入称量杯,称量后记录并按公式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粉尘黏附性。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人为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且要求技术操作较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的误差,并且测量价格昂贵、测量时间较长、测量成功率不高。国家专利号201821591815 .1公开了一种测定粉尘表面黏附性的装置,在国标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但该装置在测量时自动化程度较低,人工进行添加粉尘等操作容易造成实验出现人为误差,不具备实验的重复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测定粉尘表面黏附性的装置及方法,更为科学的解决现有测定粉尘表面黏附性装置测量成功率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测定粉尘表面黏附性的装置,包括:拉断单元、齿轮单元、曲柄机构、底座、圆盘单元、套筒单元;所述拉断单元包括:第一支架、控制与显示器、低速电机、弹力绳、滑轮、机械爪;所述齿轮单元包括:第一齿轮、第二支架、第二齿轮、第三支架;所述曲柄机构包含:滑杆、滑片、滑槽、凸块、第四支架;所述圆盘单元包含:上圆盘、下圆盘、步进电机、称重传感器、振动电机;所述套筒单元包含:套筒组、套筒管和加料漏斗;所述拉断单元、齿轮单元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拉断单元设置在靠近齿轮单元左侧,所述齿轮单元上方设有曲柄机构;所述曲柄机构一侧固定在底座上,另一侧固定在齿轮单元上;所述圆盘单元设置在齿轮单元上;所述套筒单元固定在曲柄机构上方,随曲柄机构的动作陆续进行加套筒和加料动作。
具体地,所述底座的一侧竖直方向上固定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部固定有控制与显示器;所述控制与显示器上方在第一支架上固定有低速电机;所述低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弹力绳,所述弹力绳穿过固定在控制与显示器背部的滑轮;所述弹力绳末端固定有机械爪;所述底座上靠近第一支架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顶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底座上远离第一支架一侧固定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顶部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轮齿设置在上圆盘的边缘处;所述上圆盘的轴心与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步进电机带动下上圆盘围绕自身的轴心旋转,带动第一齿轮同步转动;所述上圆盘对称开有第一套筒孔和第二套筒孔;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的轮齿互相啮合,安装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所述第二齿轮在第一齿轮的带动下绕第三支架中心转动;所述上圆盘的下底面紧邻设有下圆盘;所述下圆盘上的轴心通孔固定在第二支架上;所述下圆盘边缘处开有振动圆孔、回收圆孔、称重圆孔;所述曲柄结构设置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02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