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压静电场的氡子体过滤模块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10151.0 | 申请日: | 2022-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5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冯胜洋;蒋友睿;刘永;陈晓杰;唐好;陈启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3C3/017 | 分类号: | B03C3/017;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1 | 代理人: | 刘政旺 |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高压 静电场 氡子体 过滤 模块 方法 | ||
1.基于高压静电场的氡子体过滤模块,包括外壳、板线式电离层和活性炭布吸附层;外壳呈两端敞口的筒形;板线式电离层包括外框架A、导流板和钨丝;外框架A呈环形并与外壳内腔截面形状相适应;多条导流板间隔且相互平行布置在外框架A内部,相邻的两条导流板之间形成电离区间;钨丝平行于导流板布置在每个电离区间内,钨丝的两端分别与外框架A的内壁固定连接;活性炭布吸附层包括外框架B、金属网和活性炭布;外框架B呈环形并与外壳内腔截面形状相适应;金属网和活性炭布分别固定安装在外框架B内侧;板线式电离层和活性炭布吸附层间隔安装在外壳内腔中,并且,活性炭布吸附层的金属网相对靠近板线式电离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压静电场的氡子体过滤模块,其特征是:其还包括高压直流电源;高压直流电源固定安装在外壳外壁上,其正极与板线式电离层的钨丝电连接,其负极与活性炭布吸附层的金属网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高压静电场的氡子体过滤模块,其特征是:外壳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一插装口、第二插装口、第三插装口和第四插装口,外壳内腔中设有正对第一插装口的第一插槽、正对第二插装口的第二插槽、正对第三插装口的第三插槽和正对第四插装口的第四插槽;所述板线式电离层的外框架A通过第二插装口活动插装在外壳内腔中的第二插槽内;所述活性炭布吸附层的外框架B通过第三插装口活动插装在外壳内腔中的第三插槽内;
其还包括PTFE过滤层和化纤过滤层;PTFE过滤层通过第一插装口可拆卸插装在外壳内腔中的第一插槽内;化纤过滤层通过第四插装口可拆卸插装在外壳内腔中的第四插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高压静电场的氡子体过滤模块,其特征是:每个电离区间内有且仅有一根钨丝;每根钨丝均位于其所在电离区间的中心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高压静电场的氡子体过滤模块,其特征是:高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为2-10kV,输出电流为0-2.5mA。
6.一种氡子体过滤方法,其特征是,应用于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基于高压静电场的氡子体过滤模块,方法如下:
将氡子体过滤模块安装在送风装置的入风口处,以使待净化的空气通过外壳一端口进入外壳内腔,再依次通过PTFE过滤层、板线式电离层、活性炭布吸附层和化纤过滤层后,从外壳另一端口排出外壳内腔;
在空气流动过程中,首先,空气中的粉尘颗粒及水汽被拦截在PTFE过滤层中,之后,当空气流经板线式电离层时,由于钨丝电极被设置为正电电极,在钨丝周围会产生电晕区,使气溶胶颗粒被电流电离并损失电子变为带正电的气溶胶颗粒,接着,带正电的气溶胶颗粒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向活性炭布吸附层移动,由于金属网被设置为负电电极,利用异性相吸的原理,使带正电的气溶胶颗粒被吸附在活性炭布上,最后,去除了气溶胶颗粒的空气流经化纤过滤层时,空气中剩余的未结合态和结合态的氡子体被拦截在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高压静电场的氡子体过滤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送风装置为空气净化器或新风装置或中央空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01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源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方形钢-混组合式门架墩的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