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运输钢结构构件集装箱的装卸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10004.3 | 申请日: | 2022-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8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志;李超;韩泽林;田淞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 |
| 代理公司: | 天津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13 | 代理人: | 朱卉 |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运输 钢结构 构件 集装箱 装卸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集装箱装载运输辅助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运输钢结构构件集装箱的装卸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打包框架、支撑架、固定锁、移动装置和千斤顶,支撑架内设置有打包框架,固定锁设置在支撑架与打包框架之间,移动装置设置有千斤顶;钢结构构件可在打包框架内堆码,固定锁可将打包框架固定在支撑架内,移动装置可移动至支撑架的底部并可通过千斤顶抬高支撑架,移动装置可带动支撑架移动至集装箱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箱体外提前打包、批量操作,提高了打包速度,装箱可提高装箱和出箱速度,从而缩短物流等待时间,提升打包效率与安全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装箱装载运输辅助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运输钢结构构件集装箱的装卸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与传统钢筋混凝土建筑相比,钢结构建筑在寿命期内,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民提供健康、使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随着国家对绿色、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重视,钢结构作为一种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体系,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钢结构正以其优越的性能在诸多领域取代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市场前景看好。并且随着运输行业发展,运输效率提高,运输成本下降,以往重量高,装载效率低的钢结构也打破地域限制,开始广泛使用集装箱运输,在国内和国际间流转运输,所以针对集装箱运输钢结构的装载效率及安全保障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从集装箱型号选择方面分析,传统集装箱运输钢结构主要采用的是特种集装箱(例如开顶箱、框架箱、平台箱等),基于箱体特殊构造,导致船运堆码受限,单箱运输成本高。
采用特种箱运输,装卸需从上部对钢结构构件进行逐项吊装,集装箱内空间有限,吊装机械驾驶员与起重工配合默契度要求高,在吊装过程中存在多想安全隐患。
传统装卸需要起重设备及集装箱一对一同步工作,起重设备利用不足,手集装箱影响较大,无法实现提前打包,批量装卸。造成人工及机械成本浪费,且装卸速度严重受限。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保证装载率前提下还能够有效提高装载速度,保障运输安全的装卸打包装置。使得钢结构运输也可使用价格远远低于特种箱的普通集装箱运输,最大限度的降低运输成本,保证运输安全并做好成品保护,且装卸施工安全便利,打包材料可周转利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集装箱装载运输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运输钢结构构件集装箱的装卸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运输钢结构构件集装箱的装卸装置,包括打包框架、支撑架、固定锁、移动装置和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内设置有所述打包框架,所述固定锁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打包框架之间,所述移动装置上设置有所述千斤顶;所述钢结构构件可在所述打包框架内堆码,所述固定锁可将所述打包框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内,所述移动装置可移动至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并可通过所述千斤顶抬高所述支撑架,所述移动装置可带动所述支撑架移动至所述集装箱内并在放置所述打包框架后可带动所述支撑架移出所述集装箱。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支撑调节装置、转轮与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千斤顶,所述支撑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另一侧连接所述转轮与所述底板并可调整所述转轮与所述底板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调节装置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可将所述支撑调节装置与所述转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调节装置与所述底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可使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转轮调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调节装置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可调整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角度并可控制所述旋转盘的旋转和/或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内设置有固定滑轮,所述固定滑轮可使所述打包框架在所述支撑架上快速装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00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