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金斯堡约克氏菌菌株GXAS49-I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08619.2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4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房文霞;汪斌;徐艺珈;李有志;金城;祁艳华;覃启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9K17/14;A01N63/20;A01P21/00;C05F11/08;B09C1/10;C02F3/34;C12R1/01;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广西中知华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40 | 代理人: | 梁秀新 |
地址: | 53000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金斯堡 约克 菌株 gxas49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雷金斯堡约克氏菌GXAS49‑I及其应用。具有重金属吸附作用的雷金斯堡约克氏菌(Yokenella regensburgei)GXAS49‑I,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497。菌株GXAS49‑I可高效吸附土壤或水体中重金属铅、铜、镉,因此可用于制备土壤修复剂。同时菌株GXAS49‑I还具备较好的产氨能力,也可以产生吲哚乙酸,对植物生长能具有促生作用,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菌株GXAS49‑I在微生物菌肥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雷金斯堡约克氏菌菌株GXAS49-I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对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开放,生态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重金属污染主要有铜、镉、铅、汞、六价铬等代表性重金属离子,具有持续的毒性和生物难降解性,并且可随食物链不断累积,进入人体内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其中铜的污染主要来自采矿业和农田施加的有机肥,土壤和矿石中含有的大量铜元素受雨水冲刷或地表径流影响,会进一步对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铅的污染主要来自采矿业和金属加工业,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废水的排放过程会对土壤以及地下水造成污染。镉元素作为重金属中毒性较为突出的一种元素,在灌溉水质标准中对其的规定也较为严格。实际情况下的污水处理中,常常由于进水污水中金属浓度较低,导致污水厂对金属的平均去除率普遍低于60%。因此,进一步优化重金属污水与土壤的治理与修复方法迫在眉睫。
从污染水源中去除或降低重金属污染的方式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和化学法包括膜技术、过滤、离子交换、活性炭吸附、电化学处理、化学沉淀、蒸发等。然而,当水溶液中金属离子处于较低浓度时,化学沉淀和电化学处理几乎没有效果,而且也会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污泥,离子交换、膜技术和活性炭吸附工艺在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时则成本高昂,难以大规模使用。
由于物理法和化学法在低浓度重金属废水的处理上效果不佳,近年来,生物法逐渐成为处理高体积、低浓度重金属复合废水的理想选择。去除重金属的生物法包括生物吸附和生物矿化,生物吸附可以利用各种生物来源的自然材料将溶解的金属离子自然吸附,达到生物富集金属离子的效果;生物矿化可由细胞的特异性代谢途径产生重金属沉淀,从而使得环境中重金属的毒性降低或易于恢复为无毒状态。生物法的能耗小、无二次污染的特点使其成为重金属污染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对生物矿化的污染去除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镉和铅,使用生物矿化的方法去除铜污染的技术还存在很多不足。由于环境中铜污染的来源有别于铅等重金属元素,铜元素随着有机肥料的施用以及地表径流的冲刷分布于农田、冲积平原等区域,所以铜污染对于作物生长的影响广泛高于铅等元素的污染。另一方面,虽然镉和铅在环境中的含量相对铜更低,但毒性更大,其中镉在灌溉条件下更存在明显的向下迁移趋势,这将使得土壤和地下水受到威胁。因此,对环境的重金属污染处理中,需要结合污染程度和毒性等不同重金属元素积累的特点,建立对多种重金属具有去除功能的污染处理方法。
综上,基于对多种重金属污染治理与土壤修复的迫切需求,筛选得到一株对铜离子以及其他重金属具有矿化和去除能力的菌株,是解决当前重金属污染问题的重要方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吸附或除去重金属和促生作用的雷金斯堡约克氏菌菌株GXAS49-I及其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筛选得到一株雷金斯堡约克氏菌(Yokenellaregensburgei)菌株GXAS49-I,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497,保藏日期:2022年5月30日,保藏地址为:中国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单位: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学院,未经广西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86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