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晶状体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6418.9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7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思淼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晶状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部,光学部的第一表面包括第一中心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区域,第一中心区域和第一环形区域的光焦度不同,光学部的第二表面包括第二中心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二环形区域,第二中心区域和第二环形区域的光焦度不同,第一中心区域和第二中心区域不完全投影到彼此上。基于光学部的第一表面各区域以及第二表面各区域对光线的偏折能力,光线从第一表面进入光学部,从光学部第二表面折射出,能够会聚至光学部光轴上的至少三个不同的位置处。因此本人工晶状体具有至少三个焦点,能够提供不同的视力,并且不需要必须在人工晶状体表面形成多个凹凸不平的环状结构,使得不容易产生眩光、光晕的现象以及光能量损失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科产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晶状体。
背景技术
正常人眼的晶状体是透明的,是形成眼的总光焦度的重要部分,呈双凸状,前表面的曲率半径约10毫米,后表面的曲率半径约6毫米,人眼的晶状体光焦度是可以变化的,如相机的变焦镜头。人眼的晶状体富有弹性,看远距离的物体时晶状体厚度变薄,光焦度随之变小,看近距离物体时晶状体变厚,光焦度随之变大,使不同距离的物体的光线都能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变混浊后,透光性能下降,即出现白内障,当前的治疗方法是将白内障吸除,并植入具有一定光焦度的人工晶状体替代原有的晶状体。
早期植入的人工晶状体是单焦点的,不能像晶状体那样变焦,导致白内障手术后只有远视力清晰,近视力和中视力不好,比如看近距离物体需要佩戴老花眼镜。随后,研发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其中主要包括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和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但是,传统的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在其表面有凹凸不平的折射环,容易产生眩光和光晕,对植入眼内后的人工晶状体中心位置要求非常高,稍有偏移容易产生眩晕。而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是基于衍射光学原理,其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衍射环,属于菲涅尔透镜,成像质量差,会产生眩光、光晕以及光能量损失较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具有至少三个焦点,并且与现有技术相比不容易产生眩光、光晕的现象,并且光能量损失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部,所述光学部的第一表面包括第一中心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区域,所述第一中心区域和所述第一环形区域的光焦度不同;
所述光学部的第二表面包括第二中心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二环形区域,所述第二中心区域和所述第二环形区域的光焦度不同,所述第一中心区域和所述第二中心区域不完全投影到彼此上,使得光线从所述第一表面进入所述光学部,从所述第二表面折射出,能够会聚至所述光学部光轴上的至少三个不同的位置处。
优选的,第一距离物体的光线从所述第一中心区域进入所述光学部,从所述第二中心区域折射出,会聚至所述光学部光轴上的第一位置;
若所述第二中心区域不能完全投影到所述第一中心区域上,则第二距离物体的光线从所述第一环形区域进入所述光学部,从所述第二中心区域折射出,会聚至所述光学部光轴上的第二位置;
若所述第一中心区域不能完全投影到所述第二中心区域上,则第二距离物体的光线从所述第一中心区域进入所述光学部,从所述第二环形区域折射出,会聚至所述光学部光轴上的第二位置;
所述第一距离物体至所述人工晶状体中心的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物体至所述人工晶状体中心的距离不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距离物体至所述人工晶状体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物体至所述人工晶状体中心的距离。
优选的,第三距离物体的光线从所述第一环形区域进入所述光学部,从所述第二环形区域折射出,会聚至所述光学部光轴上的第三位置,所述第三距离物体至所述人工晶状体中心的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物体至所述人工晶状体中心的距离、所述第一距离物体至所述人工晶状体中心的距离都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64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