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组件回收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05149.4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9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郭砚青;王振众;许琮维;黄亦雅;华晨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未名信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9B3/35 | 分类号: | B09B3/35;B09B3/30;B03B9/06;B09B10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李小朋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回收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回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光伏组件进行切割研磨,筛选设定尺寸的光伏组件颗粒;利用泰勒反应器将所述光伏组件颗粒进行液氮分离和液体介质分离,分离出EVA颗粒、硅胶颗粒、玻璃和铝的混合颗粒、金属混合颗粒,将所述EVA颗粒、所述硅胶颗粒、所述玻璃和铝的混合颗粒分类并回收;利用多级旋风分离器将所述金属混合颗粒分类并回收。高效且环保的进行光伏组件的回收,避免了环境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回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由于清洁安全,绿色可靠的特点被称为绿色技术,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兴能源由于其清洁安全,绿色可靠,其中光伏组件的预计发电寿命约为25-35年。随着光伏系统安装数量的不断增加,光伏废旧组件的回收利用管理将愈加重要。全球的报废组件至2030年将达到1.7-8.0百万吨,到2050年更是会达到6-8百万吨,在被淘汰的光伏组件中,包含着大量值得分解回收,以再利用的物料。以一块250W的光伏组件为例,玻璃约占总重量的70%左右,铝边框约占18%,还有1~2%的金属元素如银、铜、锡、铅等,极具回收价值。落后的回收方式容易产生废液、废气,无法有效分离有价值的组分,耗费大量能源的同时,存在较高的环境风险,对拆解地生态系统及居民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当前光伏组件有效回收方法有无机酸溶解法和热处理法,或者是两种方法与机械方法叠加使用。其中热处理法为通过高温气化分解光伏组件的EVA膜和背板,之后再分拣出焊带、接线盒、电池片,得到的电池片再经过硝酸、氢氟酸等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法则是将边框、接线盒和背板去掉之后,后将处理后的组件浸泡在有机溶剂一段时间,玻璃、eva、电池以及电极材料(铝和银)被分开,回收得到完整玻璃基板,后将上述层压件用碱液处理。上述的两种常用方法具有能耗较高,产生废弃污染较大的特点,且化学处理法使用时间长,使用后化学试剂难处理,将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而,如何进行高效且环保的进行废旧光伏组件的处理,是光伏回收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回收方法和系统,高效且环保的进行光伏组件的回收,避免了环境二次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回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光伏组件进行切割研磨,筛选设定尺寸的光伏组件颗粒;
利用泰勒反应器将所述光伏组件颗粒进行液氮分离和液体介质分离,分离出EVA颗粒、硅胶颗粒、玻璃和铝的混合颗粒、金属混合颗粒,将所述EVA颗粒、所述硅胶颗粒、所述玻璃和铝的混合颗粒分类并回收;
利用多级旋风分离器将所述金属混合颗粒分类并回收。
可选地,在所述将光伏组件进行切割研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边框拆除机拆除光伏组件的铝边框和接线盒,回收铝边框和接线盒。
可选地,所述利用泰勒反应器将所述光伏组件颗粒进行液氮分离和液体介质分离,分离出EVA颗粒、硅胶颗粒、玻璃和铝的混合颗粒、金属混合颗粒,包括:
利用空压机及鼓风泵将所述光伏组件颗粒从泰勒反应器的入口通入,同时利用计量泵将液氮从泰勒反应器的底部入口泵入,以使得液氮标准大气压下气化从设置于侧壁顶部的出口通出;此时仅设置于侧壁顶部的出口开放;所述光伏组件颗粒在泰勒反应器液氮环境中速冷且沉没至泰勒反应器底部,关闭通入液氮的底部入口,待搁至室温,将沉没底部的光伏组件颗粒从底部出口取出收集;所述泰勒反应器中在设定位置设置带斜槽的过滤筛板。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从底部出口收集的光伏组件颗粒分散在蒸馏水中,并从泰勒反应器的入口通入,同时将蒸馏水利用计量泵从泰勒反应器的底部入口泵入;此时仅开放侧壁顶部的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未名信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未经杭州未名信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51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