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稻虾池塘循环流水的增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3488.9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7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姜绪;马惠;赵庆雷;杨军;信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张国栋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池塘 循环 流水 装置 | ||
一种用于稻虾池塘循环流水的增氧装置,涉及水体增氧技术领域,用于在保证稻虾池塘水体保持清澈的前提下,增加稻虾池塘水体内氧气含量。包括水泵、箱体和输水管,水泵的一端具有进水管,水泵的另一端具有排水管,排水管与箱体侧壁的进水孔连通;箱体内具有多级增氧室,增氧室内具有增氧器,位于一级增氧室内的增氧器通过转移管与其它级增氧室连通,其它级增氧室内的增氧器通过进气管与气泵连接;每相邻的两个增氧室之间具有气体连通结构和水连通结构,每一增氧室内具有检测所在增氧室内水中氧气含量的气体传感器,输水管的一端与最后一级增氧室连通。本发明在保证稻虾池塘水体保持清澈的前提下,可以增加稻虾池塘水体内氧气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增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稻虾池塘循环流水的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稻虾是生长在稻田中的虾,稻、虾共养,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稻虾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可以减少水稻病虫害,利于水稻的生长。稻虾生长过程中,水体内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以确保稻虾的正常生长。当水体内氧气含量较低时,应对水体进行充氧,现有方式主要是使用增氧泵向水体内鼓入空气,此种方式下直接向稻田水体内加入氧气,使得稻田内水域浑浊,另一方面无法保证水体内氧气含量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稻虾池塘循环流水的增氧装置,用于在保证稻虾池塘水体保持清澈的前提下,增加稻虾池塘水体内氧气含量,并确保增氧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稻虾池塘循环流水的增氧装置,包括水泵、箱体和输水管,所述水泵的一端具有抽取稻虾池塘内水的进水管,所述水泵的另一端具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箱体侧壁的进水孔连通;所述箱体内具有多级增氧室,所述增氧室内具有增氧器,位于一级增氧室内所述的增氧器通过转移管与其它级增氧室连通,其它级增氧室内的所述增氧器通过进气管与气泵连接;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增氧室之间具有气体连通结构和水连通结构,每一所述增氧室内具有检测所在增氧室内水中氧气含量的气体传感器,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最后一级增氧室连通,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稻虾池塘内。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包裹有筛网。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具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的设置将箱体的内腔分成若干增氧室。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包括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最后一级所述增氧室内的增氧器位于箱体底部,其它所述增氧室内的增氧器位于隔板的水平部分上。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具有两块,分别为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箱体的内腔分成第一增氧室、第二增氧室和第三增氧室,所述第一增氧室内具有过滤盒,所述排水管内的水直接进入过滤盒内,所述过滤盒内具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盒的一个侧壁为排水格栅,所述过滤盒内的水穿过排水格栅进入第一增氧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的竖直部分上具有第一排水口和进气口,所述第二隔板的竖直部分上具有第二排水口和排气口,所述第三增氧室的侧壁上具有第三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和第三排水口的高度依次降低,所述转移管的上端与进气口连接,所述转移管的下端与第一增氧室内增氧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增氧器为方框型结构,所述增氧器的内侧具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具有若干均匀设置的气嘴。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传感器的检测端位于各排水口位置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箱体内设置多级增氧室,对水进行多级增氧,以确保水中具有充足的氧气含量;
(2)后侧增氧室内未被水吸收的氧气自行流动至最前侧增氧室内,然后进入增氧器再次利用,节能环保;
(3)对流入下一级增氧室内的水中氧气含量进行检测,可以实时获得水中氧气含量,进而根据水中氧气含量大小,调节气泵功率,实现智能控制和节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34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