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钻井土层中薄互层砂地比概率化地质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3099.6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2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明君;彭刚;夏同星;王建立;刘垒;李久;王波;孙佳林;贾海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G06F17/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韩帅 |
地址: | 300459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钻井 土层 中薄互层砂 概率 地质 分析 方法 | ||
1.一种针对钻井土层中薄互层砂地比概率化地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井内薄互储层的沉积规律和沉积相厚度进行量化构建海量地质模型;
计算不同井位对应的海量地质模型的砂地比概率分布特征;
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对不同井位的海量地质模型的砂地比概率分布特征计算构建砂地比概率化地质约束;
基于传播矩阵正演法和砂地比概率化地质约束对应海量地质模型计算生成地震属性解释模型;
通过如下贝叶斯框架将概率化地质约束和地震属性模型进行融合获得砂地比精确地震预测:
ψ=argmax(p(r|ω)p(ω))
其中:ψ代表预测砂地比;r为地震属性;ω对应砂地比;p(r|ω)代表中得到的二维概率密度函数;p(ω)为所得全部砂地比对应的地质约束的概率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钻井土层中薄互层砂地比概率化地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量地质模型根据井内薄互储层的沉积规律和沉积相厚度进行量化过程:
已钻井薄互储层沉积模式量化:基于工区测井沉积相解释结果,针对特定薄互储层采用一维马尔科夫链模型的沉积特征描述,并利用转移概率矩阵量化沉积模式生成马尔可夫链本质特征,其转移概率矩阵P表示:
其中:元素Pij(第i行,第j列)代表了从状态i到状态j的转移概率;
海量地质模型构建与砂地比概率分布:针对不同井位所得转移概率矩阵P不断调整初始状态实现海量地质沉积层序模拟;进一步统计井内各沉积相的厚度分布,计算相应累积分布函数并随机抽样赋予层序模拟结果中实现海量地质模型构建,最后计算不同井位对应的海量地质模型的砂地比概率分布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钻井土层中薄互层砂地比概率化地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属性解释模型通过传播矩阵正演方法和砂地比概率化地质约束与海量地质模型对应生成过程:
统计地层对应的测井段内各沉积相的弹性参数分布,并赋予海量地质模型中,利用传播矩阵法正演算法和90°相位雷克子波模拟模型的0°入射PP波反射地震记录;
基于传播矩阵正演法能够模拟薄层厚度对反射系数的影响,以及层间能量损失和多次波影响;90°相移子波则可实现储层和波形的对称性响应;其中90°相移雷克子波可通过对零相位子波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在P波入射情况下,薄层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r=[RPP,RRS,TPP,TPS]T如下:
r=-(A1-BA2)-1iP
其中A1、A2和B代表上层、下层和中间薄层介质的传播矩阵,iP代表入射向量;
基于传播矩阵正演法记录提取海量地质模型的最小振幅和弧长属性作为砂地比敏感属性,利用核函数非参数概率密度计算构建对应不同砂地比的二维条件概率密度函数;
其中,核函数用于光滑不同砂地比对应的地震属性值,高斯核函数用作滤波模板,在(i,j)位置处的高斯核函数值可表示为:
其中:σ代表标准差,滤波模板尺寸为(2k+1)*(2k+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未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30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