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3022.9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0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洪波;徐靖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靖才 |
主分类号: | B01J20/02 | 分类号: | B01J20/02;B01J20/20;B01J20/34;B01J20/28;C02F1/28;C02F1/48;C02F101/34;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6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活性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活性炭经过预处理、浸渍、水热、煅烧得到可磁分离光催化再生活性炭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活性炭复合材料可磁分离和光催化再生,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一、对活性炭的微观结构几乎没有破坏,Fe‑g‑C3N4负载使活性炭具有磁性,在活性炭吸附抗生素后可以通过外磁场进行磁分离,有利于活性炭的回收利用及再生;2)活性炭与Fe‑g‑C3N4复合,增加化学活性点,提高材料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在吸附抗生素后可光照催化再生活性炭,使活性炭循环利用;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环境友好、耗能低等优点,应用于环丙沙星抗生素吸附的条件温和、耗时短、效果优异,活性炭可光催化再生循环利用效率高、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磁分离光催化再生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因微孔结构丰富,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高和无毒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脱色和药物分离等领域。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分离难和再生难等问题。首先,传统的过滤分离法容易引起筛网堵塞或活性炭的流失。与传统的过滤法相比,磁分离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分离方法,可分离磁性或可磁化的吸附剂、载体、细胞等物质。而活性炭本身磁化率非常小,需要引入磁性介质才能适用于磁分离。其次,应用后活性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活性炭,如果这些废弃活性炭不能够再次利用或再生将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常规的活性炭再生技术如热再生,化学再生,生物再生,微波再生等存在处理温度高,化学消耗大,处理周期长,再生效率低等许多缺点。废弃活性炭的光催化再生技术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光催化降解被吸附的污染物来再生活性炭。由于可以将污染物原位降解,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类石墨相氮化碳 g-C3N4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反应又不具备毒性,尤其是其独特的二维超薄类石墨烯结构,它的量子限域效应和表面效应使带隙变窄,能够吸收从紫外光到可见光波段光谱,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热门的光催化材料。但g-C3N4单体比表面积较小,导电性较差,导致参与催化的活性位点少。将g-C3N4进行掺杂改性,并与比表面积较大和导电性较优异的活性炭复合,一方面提高了g-C3N4的光催化活性,另一方面通过了g-C3N4光催化降解活性炭吸附的污染物,使活性炭得到光催化再生。
抗生素因具有的高效光谱、口服活性、完全的交叉抗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治疗人体、疾病、预防畜禽、水产品的细菌性病害等行业。然而,残留抗生素的数量也随之越来越大,据中国科学院关于抗生素污染的研究表明,在我国一年中有超过5万吨抗生素排放进水土环境中,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急需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来降解掉水体中残留的抗生素。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用来吸附水体中残留的抗生素。然而,单纯的活性炭对特定的抗生素化学活性点不高,抗生素吸附效率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一种可磁分离光催化再生活性炭,该活性炭为Fe-g-C3N4/活性炭复合材料,同时提供了一种制备该活性炭复合材料的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靖才,未经徐靖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3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