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体边坡控制爆破方法及爆破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02842.6 | 申请日: | 2022-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0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铭;王绪明;田冬;郑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港利龙山采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3/04;F42D1/10;F42D1/18;F42D1/0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石佳 |
| 地址: | 234106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体边坡 控制 爆破 方法 结构 | ||
1.一种岩体边坡控制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待爆破区域岩体进行爆破至留有第一待爆破岩体,所述第一待爆破岩体为保存岩体的设计边坡向待爆破区域方向上预留第一距离的岩体,沿所述保存岩体的设计边坡的上口线按设计角度穿凿多个光爆孔,所述设计角度为设计边坡的倾斜角度,在所述第一待爆破岩体上距离所述设计边坡的上口线第二距离处穿凿与所述光爆孔同样角度的多个辅助孔,一个所述辅助孔对应一组光爆孔组,所述光爆孔组包括多个相邻的所述光爆孔;
S2:在光爆孔内装填炸药量控制管;在各所述炸药量控制管内连续装填炸药并在各所述炸药量控制管中下段安装第一电子雷管,并对所述光爆孔及所述炸药量控制管的孔口进行填塞;所述辅助孔装填炸药并在各所述辅助孔的中下段安装第二电子雷管,并对所述辅助孔的孔口进行填塞;
S3:控制各所述第一电子雷管和各第二电子雷管进行起爆,各所述辅助孔先起爆,各所述光爆孔组延后于对应的所述辅助孔起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体边坡控制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为4.5~5.5m,所述第二距离为1.5~2.5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体边坡控制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光爆孔组包括三个所述光爆孔,所述光爆孔的直径为85~95mm,相邻的所述光爆孔之间的间距为0.9~1.1m,所述辅助孔的直径与所述光爆孔的直径相同,相邻的所述辅助孔之间的间距为2.7~3.3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体边坡控制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炸药量控制管用于控制所述光爆孔内连续装填的炸药量,所述炸药量控制管为多个对接连接的PVC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岩体边坡控制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VC管的直径为50mm,各所述PVC管长度伸出所述光爆孔的孔口约15~25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岩体边坡控制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VC管内装填连续装填φ32mm乳化炸药,在所述辅助孔装填多孔粒状硝酸铵炸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体边坡控制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光爆孔及所述炸药量控制管的孔口使用岩屑填塞,填塞的长度为1.5m,对所述辅助孔的孔口使用岩屑填塞,填塞长度为3.5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体边坡控制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孔的起爆顺序为由中间向两端对称起爆,相邻所述辅助孔的起爆时间间隔设置为50ms,与所述辅助孔对应的光爆孔组的起爆时间延后所述辅助孔100ms起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体边坡控制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电子雷管和所述第二电子雷管均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各个所述第一电子雷管和所述第二电子雷管的起爆时间。
10.一种岩体边坡控制爆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爆孔,所述光爆孔用于开设于所述第一待爆破岩体与所述保存岩体的交接处,所述光爆孔的倾斜角度与所述保存岩体的设计边坡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第一待爆破岩体为保存岩体的设计边坡向需要爆破的方向上预留第一距离的岩体;
辅助孔,所述辅助孔为在所述第一待爆破岩体上距离所述设计边坡的上口线第二距离处穿凿与所述光爆孔同样角度的孔,所述辅助孔用于放置连续的炸药对所述第一待爆破岩体进行爆破;
炸药量控制管,所述炸药量控制管设置于光爆孔内用于放置连续的炸药来控制光爆孔内的炸药量;以及
电子雷管,所述电子雷管包括第一电子雷管和第二电子雷管,所述第一电子雷管设置于所述炸药量控制管的中下部,所述第二电子雷管设置于所述辅助孔的中下部,所述电子雷管用于引爆所述辅助孔和所述炸药量控制管中的炸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港利龙山采矿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港利龙山采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28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